从李克强总理考察家庭农场看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向(图)【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高层动态

从李克强总理考察家庭农场看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向(图)【2】

2013年03月31日23:45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2013年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到江苏、上海考察。这是3月28日,李克强在江苏省常熟市田娘家庭农场察看麦苗长势。
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2013年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到江苏、上海考察。这是3月28日,李克强在江苏省常熟市田娘家庭农场察看麦苗长势。
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总理的讲话指明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中指出,家庭农场、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等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它代表着一个大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中国农业已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键点。一些专家认为,总理在考察中的这些重要讲话,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破解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着力推动传统农业的再造和提升。

江苏省农委农经处处长肖延川说:“家庭农场以一个家庭所能顾及的范围为限,实现规模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达到效益最大化,不仅改变着农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等问题,也避免了规模小而无效、规模大而不精的双重弊病。”

在先行探索地区,“中国式”家庭农场已然初显成效,最显见的是,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集约化经营,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收益。

古里镇党委书记曹国芬介绍,根据对当地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测算,农民人均可种70亩地、夫妻两人可种植100多亩。该镇家庭经营的农户,6成左右经营面积正是100亩到200多亩。

除了经营模式上的创新,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还为循环农业及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提供了载体。

目前,常熟不少家庭农场正在探索养殖业禽畜粪便做肥料、种植业废料做饲料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种养业互动协调发展。田娘农场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组建了“有机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

“江苏的家庭农场正大量涌现,并可能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形式之一。”肖延川说,江苏省规模1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已达7000多家,其中大部分符合家庭农场的标准。

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也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在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就业的背景下,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已迈开了脚步。

(责任编辑:杨铁虎、刘婷)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24小时排行|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