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转型升级,解决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路子只有一条:在政府自己身上“动刀”,彻底纠正政府行政权力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8日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减少和下放一批投资审批事项,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等放宽工商登记条件,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业界期盼已久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拉开大幕。
工商注册不需要验资、不需要地址审核、不需要资质审批、免交注册登记费。这意味着中国将以立法的形式结束31年来工商注册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折腾史。
一方面,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从审批许可向核准登记转变,意味着行政审核的放松,减免行政手续,降低企业维护成本和进入市场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探索注册资本登记认缴制度改革,有助于积极破解注册资本存在的“玻璃门”等难题,疏导“两虚一逃”(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是企业经营中的一大难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称,目前仍有企业家感慨,投资一个项目竟要过53个处、室、中心、站,经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全程需799个工作日。如何更好地应对商事登记改革,除了后期监管,在审批政策上降低门槛,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势在必行。
然而这项改革绝不会风平浪静。门槛改没了,就没有必要再找代理,这等于直接断了代理注册公司的“财路”,也得改掉会计师事务所1/2的法定业务;同时还将迫使工商部门职能转变,其监管职责可能整合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因为改革注册资本制度后,可能会出现大量皮包公司,工商部门须把职责重点从清除无照经营放到后期执法——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其他部门转而要求“人随事转”,势必分流。
这一系列“动静”都将不小,会涉及政府放权、分权、瘦身,会触动利益。每个审批后边都有一群人,取消审批等于宣布他们没事干了;审批少了,意味着权力弱化,部门重要性小了,会“伤筋动骨”,但改革意味着调整利益格局,不这样没有退路。
十年前,当68个部门在国务院一声号令下成为改革对象时,它们最初都很惧怕,不过很快便应对有方,审批像割韭菜,割而复生。没有数据表明这些年又新增了多少审批,但公众的感知是出生要准生证,死亡要火化证,食品安全监管的缺位导致事故频发,就连打个“魔兽世界”也要部委说了算。伴随这场新扩权运动应运而生的是一些官员们的“前腐后继”。统计表明,寻租空间最大的当属“行政审批权”腐败,达到七成。
仿佛是一次轮回,十年前,审批改革是为了反腐,如今腐败又在倒逼着政府主动削权。
即便是主动,要将改革落到实处,恐怕也难免跟各路人马反复PK,难免要顶着“灭了一个行业”、“改掉一个机构”的反对和质疑,可见冲破重重阻力犹如虎口拔牙,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其实,审批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时代没有法,计划就是法,大多数审批都是内部暗箱操作,没有程序和标准,完全靠领导意志来决定。但市场经济强调法治,是没有审批概念的。要想转型升级,解决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路子只有一条:在政府自己身上“动刀”,彻底纠正政府行政权力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再捆住企业的手脚怎么激发市场活力?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是对“实干兴邦”的再次诠释。须知,交易费用在GDP中的比重降低一点点,社会财富的创造就会倍增。如果这项改革一旦推向全国,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能减轻多少负担?多少被压制的创业冲动会被释放出来?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将发生多大变化?腾出大批的审批人员到大街、商店、工厂,现场巡逻勘察、调研取证、执法监管,“管住管好政府该管的事”有何难?
(吴昊)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