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亟待落到实处
随着阅读渠道的多元化,农家书屋是否还能发挥作用?记者在永春县采访了解到,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对书本有着强烈的需求。
“我很想看看关于芦柑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村民林金全告诉记者,他家原来有600多棵芦柑树,由于病虫害现在只剩下300多棵,损失很大。“现在芦柑种植还是土办法,如果有新书能推广一些新品种、新科技,产量、质量肯定都能上去了。”村民林金国说。
村民们说,现在虽然农家书屋里有不少农业科技的书,但缺乏针对性。譬如,永春是芦柑种植大县,就应该多一些芦柑种植方面的书籍,其他农业科技书籍作用较小。文化部门在购买配送书籍时应征求当地群众意见。
“我们老年人最想看看一些养生、健康、运动方面的书籍。”村民郑景民说,农村老年人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空闲,看看这些书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据永春县文体新局介绍,自2007年以来,永春县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方面,资金总投入达499.5万元,实现了236个村(居)全覆盖建设。
但记者实地走访看到,不少农家书屋在硬件方面并没有达到相关的验收标准,更让人忧心的是,不少农家书屋仅停留于表面工作,并未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村民郑建设说,农村群众在温饱满足之后,很需要文化娱乐。但现在农村的娱乐很少,除了干活,就是看电视,闲聊,不知道还有农家书屋。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认为,尽管当前传统阅读受到冲击,但在农村文化市场上,农家书屋仍大有可为。各级政府要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监督,加大资金投入,配备专人管理,固定时间开放,定期更换书籍,通过开展活动等措施提高农家书屋知晓率,吸引群众阅读农家书屋图书。
“农家书屋不仅要建起来,而且运转起来,才能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甘满堂说。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