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圆梦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战略决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从当初的时速60公里,不断加速。高铁开通后,时速达到300至350公里。技术也在提速,过去检修车辆靠检车工用小锤敲敲打打,现在有电子监控、红外线监测等技术,管护更科学。
2009年12月,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全长1068.6公里,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长大客运专线。
2012年9月28日,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开通运营。它打通了郑西、武广、合武等高速铁路,使东中西部的高铁联通成网。
追风逐电,贴地飞行,中国人开始圆梦之旅。
“京汉铁路通车前,沿线只有北京、保定、汉口等大中城市。铁路通车后,沿线逐渐形成了石家庄、郑州等新兴交通枢纽城市,还出现了邯郸、信阳、孝感等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吸引带动周边乡村向铁路沿线集聚,出现铁路城市经济带的雏形。”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主任赵志强说。
京广高铁串起六个省市,人口加起来近4亿。这条中国大动脉贯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生活影响深远。“四纵四横”铁路网形成后,东西向流动也更加便捷。中国交通格局、经济版图、生活方式、时空观念,将因高铁而巨变!
回望百年建设史,贾本义老人感慨不已:“京广高铁的建成通车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当初这条铁路用了近40年建成,现代化的高铁不到10年就建成通车。从速度、技术含量、安全系统等方面,都是老京广线不能比的。”
魏宗燕自豪地说:“我国铁路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京广铁路是展示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窗口,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进程势不可挡,中国铁路走向世界已为时不远了!”
“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1912年,孙中山先生这样说。他提出修建10万英里(16万公里)铁路的蓝图。今天,这一梦想正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延伸。
穿越历史的风云,中国列车从风雨如晦的岁月驶来,一路艰辛,一路飞驰,一路追梦。这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披荆斩棘,发奋图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