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逐梦
设计建设自己的铁路,让火车跑出风一样的速度,这是百年来中国人的梦。为了这个梦,几代人付出了艰辛努力。
昔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被长江阻隔,火车只能“坐轮渡”过江。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藏品展务部主任周伟说,轮渡上有铁轨,火车要先拆开,用车推上去,渡江后,再整合编组。一列火车光渡江就要几个小时。
火车飞不过天堑,怎么办?
在长江上,建一座大桥!1955年2月3日,铁道部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成立,茅以升为主任委员,9月1日开工建设。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铁路公路两用。1957年11月11日,京汉、粤汉两条铁路命名为京广铁路。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大桥通车标志着中国首条南北铁路大动脉开通。仅通车的头5年,通过的运输量达8000多万吨。
上世纪80年代初,京广铁路衡阳至广州仍为单线,成为铁路运输的头号“卡脖子”地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复苏,铁路运输很不适应。铁道部决定集中力量干大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七五’期间,铁道部组织了‘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的‘三大战役’。”1985年12月,国务院作出加快衡广复线建设的决定,时任铁道部副部长的孙永福兼任衡广复线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
衡广复线全长526公里,要在保证运输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对既有单线进行技术改造,并增建第二线,难度极大。尤其是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公里,埋层深,压力大,岩溶多,地质复杂。这是当时我国开凿的第一座长大隧道,也是世界十大长大隧道之一。大瑶山隧道从传统的矿山法施工,改为新奥法施工,形成了掘进、运输、喷锚等机械化作业线,隧道设计施工水平大大提高,成为中国隧道工程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建设者们仅用3年建成了衡广复线,每年新增运能100万吨以上,京广铁路实现双向运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