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专家解读:“45天速成鸡”能不能放心吃--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畜牧专家解读:“45天速成鸡”能不能放心吃

2012年12月14日08:52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

  没有激素?

  近日,大型快餐连锁店的炸鸡、烤鸡用的是“45天速成鸡”的传闻吸引了大众目光。不少人相信,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如果只需要45天,那肯定是激素催大的。在激素的作用下,有的鸡甚至能长出6只翅膀、8条腿。

  鸡肉中含有的大量激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导致儿童性早熟等议论,更是让一些人谈“鸡”色变。

  鸡肉中不含有激素

  前不久,中国畜牧业协会委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检测了上海、北京、广州三地来自超市、农贸市场和肯德基等餐厅的27个鸡肉样品中的激素含量,检测的激素种类包括雌激素类、孕激素类、合成类固醇类、玉米赤霉醇类等共计32种,其中包括5种鸡体内天生的性激素,如雌三醇、雌二醇、雌酮、黄体酮、睾酮和27种来自外部的性激素。各项检测结果以科学数据清楚证明,鸡肉不含激素,社会上对鸡肉中含有激素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

  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仅次于猪肉。国内大型肉鸡企业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都已采取“五统一”的管理方式,即“统一供应雏鸡、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药物、统一屠宰加工”,保证鸡群健康成长。如华都集团是北京最大的冰鲜肉鸡供应商,其先进的检测技术,可对鸡肉中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等19种抗生素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16种微生物进行检测,任何使用了激素的蛛丝马迹都通不过科学检测。鸡肉不仅是国人餐桌上的家常菜,也是全国持续大宗出口的肉类产品,目前已经出口到20个国家和地区。

  养鸡用激素是赔本买卖

  白羽鸡肉产业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畜禽养殖产业中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最高的产业。规模化的养殖,相比于农户散养,更便于科学系统地管理,大大提升了肉鸡的生长速度,也导致了部分消费者的担心,“怪鸡”、“激素鸡”的说法不胫而走。

  养鸡用激素是赔本买卖!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宏福表示,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发现在肉鸡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的情况。原因为:首先,激素价格昂贵,添加使用的技术要求复杂,而且添加使用激素在中国及世界上都是明令禁止的违法手段。农业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第41条明确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其次,国内外的研究同时表明,添加使用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而且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农业部兽医局巡视员李金祥曾经表示,如果添加激素来促进生长,会导致鸡的死亡率增加,而高死亡率对任何一个养鸡场来说都承受不了,所以使用激素促进肉鸡的快速增长,这种说法是很不现实的。

  网络流传的6个翅膀等“怪鸡”照片,大都是PS出来的。目前全世界都没有能够制造多个翅膀、多条腿的怪鸡并用于商业生产的技术。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