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公路黄牛利益链曝光 一辆车每月上贡三千(图)【5】--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徐州公路黄牛利益链曝光 一辆车每月上贡三千(图)【5】

2012年12月04日07:36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我们是执法者,却成了真正的弱势群体。”这位负责人悲叹道。

  如今,徐州“黄牛”已从最初暗中收买单个执法者的传统做法发展为组织化、专业化、常态化的“攻关”团队,并逐渐趋向垄断性操控。“黄牛”们发现夜夜“陪”路政执法巡查着实辛苦,于是遂有分工,实行排班轮流盯梢,分段把守。后来出现了以运输公司名义,或负责联系运输单位、或负责跟踪并进行堵截、或疏通关系收买既定目标的团队运作。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大黄牛”手下掌控着千余辆大型货车,“小黄牛”掌控四五十辆大型货车,余下的就是零散过境的外省货车,而外省司机过路要先打探找哪个“黄牛”送钱。

  “到这里的车,不拜见‘山头’是不好过的。”这位知情人说。

  记者从徐州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获悉,徐州本地至少有十几伙“黄牛”,他们分别向既定受贿目标行贿,既在重大节日送肉、送烟、送购物卡,又有“创新”——实力强的“黄牛”每月定时给每名路政执法人员支付相当数额的“辛苦费”,实力弱些的“黄牛”每月支付数额较少,但钱数要依据中队长、副中队长、普通队员而区分。

  “基层执法人员长期处于打骂、恫吓、威胁和诱惑的环境之中,心理压力巨大。”王昌香告诉记者,路政执法队伍中存在极大的厌倦情绪,很多同志要求调离治超站,一些路政人员不愿去治超站担任职务,不仅没人愿干中队长,还有中队长提出申请要调离岗位。

  金钱攻势击垮路政执法人员守法防线国家公路几成“黄牛”钱袋子

  去年11月,徐州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依据一条简单线索及时展开侦查,由此引出一场空前规模的路政廉政风暴。时至今日,随着一批批“公路黄牛”和路政执法人员相继因行贿、受贿被法院判决有罪,徐州“公路黄牛”那条经营多年的巨大黑金利益链,以及不可告人的运作手段暴露在阳光之下。

  一辆车每月上贡3000元

  “大黄牛”年收入上百万

  睢宁县检察院反贪局办案检察官野俊杰向记者介绍说,2009年3月,睢宁公路站一改原路政大队建制和执法方式,打乱了“黄牛”们固定找某个或某几个执法人员疏通关系的做法。现实逼迫“黄牛”们变招儿——在执法中队里找代理人,加大原有行贿数额,实行全员覆盖。

  记者在徐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反贪检察官张黔的带领下,来到秦虹桥近旁的一个停车场。停车场主人就在记者到此查看的第二天,因犯行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这位停车场主人的犯罪具有鲜明特征——“一对多网状行贿”——徐州一个治超站点的全部路政执法人员悉数被他“打点”。

  记者从徐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得知,徐州各处“黄牛”行贿手法相似,行贿数额相差不大。

  记者更想知道“黄牛”又是如何经营“收入”的?

  鼓楼区检察院反贪局长张晓东掌握这样的案情:一般来讲,车主或车队按月给“黄牛”交钱,一辆车每月“上贡”3000块钱左右。由于“黄牛”控制的车辆数量各不相同,他要根据掌控的车辆来决定送多少钱。

  一天深夜,在临近江苏与山东两省交界的一处乡镇路段上,多达四五百辆车先后停在那里,司机排着队等“黄牛”依次收钱。“这是随机的,大多是外省来的。”知情者告诉办案检察官说,这类超载车辆的过路“行情”是一次每车只收200元。

  有办案检察官问一个“公路黄牛”:“你们一年能挣多少钱?”

  “我告诉你,”那“黄牛”说,邳州板材企业一条深加工生产线一年的产值也就一二百万元,有点实力的“黄牛”就能挣到这个数。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