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德耀中華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上)

2021年07月15日06: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35 張 琳

 

  237 陳素珍

 

  239 周發春

  240 鄭 凱

  241 趙 利

  242 趙 童

 

  244 柯石磷

  245 柯昌芳

  246 段意花

  247 聞國慶

  248 唐基木

  (上接第十四版)

  這樣的情形不止發生過一次。20年間,張繼群用這根“救命繩”先后救起7名落水人員。有人問他:“你這樣救人圖啥呢?”張繼群憨厚一笑:“這樣的事誰看到都會出手相助,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危險時刻更應該挺身而出!”

  張繼群榮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道德模范稱號。

  235  張  琳

  張琳,男,漢族,1978年8月生,中國聯通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在哈爾濱市出差的張琳發現有人落入鬆花江中,不顧自身安危縱身跳入江中救人。成功救人后,人們問他的姓名,他隻說自己是北京人。

  2019年9月5日下午2點左右,在哈爾濱防洪紀念塔旁,一個小伙子喝了點酒,嘴裡咕噥幾聲“永別了”之后,就跳到江裡。由於水流比較急,輕生男子瞬間被沖出好幾米遠,情況十分危急。此時,來哈爾濱市出差的張琳和同事沿著江邊回賓館,正好看到這一幕。剛開始,張琳還以為小伙子是在游泳,過了幾秒鐘才發現對方可能是溺水了。“我應該能救!”張琳邊說邊向江邊沖去,沒顧上脫掉衣服、鞋子便跳入水中救人。人救上來后,他招呼大家照顧好落水者,就離開了現場。

  事后,多家媒體費盡周折才找到這位在鬆花江上救人的北京大哥。一向低調的張琳在接受採訪后表示,自己同意接受採訪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鼓勵下一個做好事的人”。他還將5000元獎金全部捐給希望小學建圖書館。他說:“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愛的延續。”

  張琳樂於助人,平時隻要看到年長的叔叔、阿姨們有難處,總是搶上去幫忙。在他看來,做好事心裡就踏實、快樂,況且對自己而言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一提。扶危解困,已成為他的習慣。

  張琳榮獲“北京榜樣”稱號。

  236  陳  陸

  陳陸,男,漢族,1984年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廬江縣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

  陳陸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在抗洪搶險戰斗中,勇闖驚濤駭浪,持續奮戰近100個小時,成功營救、轉移群眾2600多人,自己卻不幸被洪水卷走,英勇犧牲,用生命踐行共產黨員“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

  2020年7月22日,巢湖水位激增,百年一遇。位於廬江縣同大鎮的石大圩突然漫堤潰口,圩區4個行政村全部被淹,多名村民被洪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盡管當時陳陸已連續工作96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且長時間的日晒水泡導致雙腿紅腫、行走艱難。但在接到報警后,他仍然義無反顧登上救生艇,帶領消防戰士火速奔赴現場。

  在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眾后,陳陸得知村內還有群眾被困,其中有1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急需救援!顧不上片刻休息,陳陸再次出發。此時潰堤口子愈開愈大,激流涌動。“同志們,我來帶路、打頭陣。”陳陸毅然決然跳進首艇,主動擔當洪水中的“開路先鋒”,帶領4艘救生艇,向著群眾被困的方向全速開進。

  突然,遠處堤壩傳來幾聲巨響,5台用來封堵決口的挖掘機瞬間被洪水卷走,不見蹤影,湖水河水之間的落差水位從40厘米猛增到3米高。“掉頭,快掉頭!” 陳陸大聲喊道。話音剛落,陳陸乘坐的救生艇已被卷入水位落差區域,猛然側翻。陳陸被洶涌激流卷走,壯烈犧牲,年僅36歲。

  事實上,這並不是陳陸第一次為救援生命挺身而出。2008年合肥雪災以及2016年廬江洪災,他都奮戰在一線營救受困群眾。

  陳陸被批准為烈士、追記一等功,被追授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入選“中國好人榜”。

  237  陳素珍

  陳素珍,女,漢族,1964年11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藍天救援防災減災中心總隊長。

  余震不斷,她趕赴災區運送物資﹔山林遇險,她忍痛咬牙堅持搜救﹔存亡關頭,她反復開導勸阻輕生。陳素珍的人生追求是“像水一樣純粹,像草一樣堅韌”,被大家譽為“水草隊長”。

  臨危救難悟初心。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突發,原本計劃旅游的陳素珍得知消息后立刻更改行程,臨時在廈門採購雙氧水、創傷藥等急救藥品和干糧,隻身前往震區中心參與救援。沒有裝備、缺乏經驗,她就用雙手在小學的廢墟中挖掘。由於道路中斷,飲用水、食物等物資難以運輸進入,她就把自己的儲備全都分給受災群眾,餓了就吃一口壓縮餅干,渴了就含一口水潤潤喉嚨,累了就以地為床、以天為被。她拿出多年積蓄,連同廈門親友捐贈,共籌集了10多萬元的物資,並主動返回廈門運送,二進汶川。

  履險蹈危礪俠義。汶川救援的經歷,深深震撼了陳素珍的內心。2009年4月,她召集十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廈門市思明區藍天救援隊,並擔任隊長,在一次次營救活動中歷練。隊伍成立之初,陳素珍遇到一則來自南平市光澤縣深山老林裡的傷者救援請求。搜尋中,她不慎被盤繞的樹根絆倒,磕斷了三顆牙齒,鮮血直流。為了不影響救援進度,她咬住蘸有藥物的棉花球繼續前進。等隊友發現時,她為抑制疼痛咬住的下嘴唇已經腫到無法開口說話。

  悠悠水草韌且柔。見義勇為不僅有傷痕和血汗,更有許多溫情與眼淚。2020年5月11日深夜,一名15歲的抑郁症少年從醫院出走后,企圖輕生。得知情況的陳素珍孤身走上樓頂天台找到黑暗中的少年。她溫情講述自己在災情救援中的所見所聞。少年聽著聽著,落淚了。她的腳步慢慢靠近,陪他聊到凌晨3點,她成功牽著少年走下天台。后來,這名少年也成為志願者,他對陳素珍說:“我要做一個像你一樣能夠幫助別人的人。”2017年3月,陳素珍主導成立福建省藍天救援防災減災中心並擔任總隊長,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培訓等活動,用“水草”之姿揮舞出綿綿韌性。

  陳素珍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38  拉齊尼·巴依卡

  拉齊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1979年4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護邊員。

  拉齊尼·巴依卡為救落入冰窟的兒童,不幸英勇犧牲,年僅41歲。他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模范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生動展現了退役軍人忠誠奉獻的真摯情懷。

  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正准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來人啊!救救孩子!”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有小孩跌入人工湖的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來不及細想,拉齊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落水兒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落入水中。但他依然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力把孩子托出水面。這時,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10多分鐘后,當孩童被成功救起時,托舉生命和希望的拉齊尼·巴依卡,卻犧牲在冰冷的湖水之中。

  2003年,拉齊尼·巴依卡從部隊復員,接過祖父、父親的接力棒,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成為第三代護邊員,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巡邏戰士。

  2004年9月,拉齊尼·巴依卡第一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參加吾甫浪溝巡邏時,隊伍遭遇暴風雪襲擊,他把15頭牦牛聚在一起形成一道“擋風牆”,大家緊緊靠著牦牛身子平安度過了一夜。第二天,隊伍又遭遇山體滑坡,不停有碎石塊滑落,他不顧個人安危,隻身前往懸崖峭壁探路。突然,一塊碎石片砸在他的額頭,鮮血直流。他強忍劇痛,歷經2個小時,終於探出一條比較安全的道路,帶領官兵們順利通過。2011年11月,拉齊尼·巴依卡和官兵們在巡邏途中突遇暴雪,一名戰士從牦牛背上摔下,掉進一個雪洞,周圍冰雪還在垮塌。千鈞一發之際,拉齊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不要動,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結成繩狀,花了2個小時將戰士拉上來。戰士得救了,他卻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醫院搶救了3個多小時,才脫離危險。

  拉齊尼·巴依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等稱號,被追授為“時代楷模”。

  239  周發春

  周發春,男,漢族,1976年10月生,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鲇魚山鎮禮城村村民。

  鄰居家中意外失火,他不顧個人安危,3次勇闖火海。火被扑滅了,人被救出來了,周發春卻不幸落下殘疾。他涉身險境、舍己救人的義舉傳遍昌江大地,感動了無數人,是人們眼中的“救火英雄”。

  2018年6月5日凌晨2時許,周發春正在酣睡。突然,一陣陣求救聲劃破寧靜的夜晚。“失火了,快來救火啊!”鄰居家幾條電線因線路老化短路突然蹦出電火花,火勢立即蔓延。從夢中驚醒的周發春看到外面火光沖天,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從床上彈坐而起,趕去救火。

  “屋裡還有兩個人被困著呢,消防車還沒到怎麼辦?”面對大火,想要施救的村民一籌莫展,一旁的周發春已經顧不上許多,他一頭扎入火海,三進三出,終於把鄰居夫妻倆從火海中拉回。

  為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周發春四處找人,與駐村扶貧干部一起組織人員滅火。經過兩個小時的救援,大火終於得到了控制。

  為防止屋檐上的火復燃,他不顧個人安危爬到樓頂卸瓦,想要把水澆到火勢最旺的地方。眼看人已經到了屋頂,周發春卻因體力不支,一個踉蹌,不慎摔落。他的頭部重重著地,當即不省人事。

  隨即,周發春被送進了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經診斷,他的頭骨粉碎性骨折、肺部出血、身上多處受傷嚴重。經過長達3年的治療,周發春的身體雖有所恢復,但經常意識模糊,總會忘記發生過的事情。目前,周發春仍在復健中,未完全恢復。

  周發春入選“江西好人”。

  240  鄭  凱

  鄭凱,男,漢族,1988年11月生,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迎水橋車站干塘車間調車指導。

  鄭凱路遇貨車側翻,臨危不亂、及時援救,成功挽救司機生命,用行動詮釋勇義內涵、傳遞人間溫情,被親切稱為“熱心凱哥”。

  2021年3月15日19時許,鄭凱驅車回家途中,看到一輛大貨車發生側翻。貨車司機被甩出車外,滿臉鮮血,趴在路上招手示意。他立刻靠邊停車,跑去救援。由於強烈的碰撞,司機頭皮外翻,失血過多,已處於昏迷狀態。緊急之下,鄭凱一邊抱著受傷司機,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隨后脫下自己衣服披在司機身上,為他保暖。同時,鄭凱依照急救中心電話指導,對他進行現場急救。待司機蘇醒之后,鄭凱用司機的手機聯系家屬。得知其家屬遠在河北滄州,無法第一時間趕到,鄭凱就跟著救護車把司機送到醫院,並幫忙辦理手續、繳費、取化驗單。直到將他送進ICU之后,鄭凱才悄悄離開。

  次日,司機妻子趕到醫院。當鄭凱將住院單等檢查材料交給她時,她拿出紅包感謝,被鄭凱婉言謝絕。談起救人的事,鄭凱說:“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又是雷鋒車隊的一員,救人是我應該做的!”

  2008年,鄭凱光榮入伍,在部隊的兩年間,每年都被評為優秀士兵。退伍后,他進入迎水橋車站工作。一直以來,他與人為善、熱心助人,還加入雷鋒車隊,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鄰居們都說,鄭凱是一個熱心腸的人,隻要有事叫他,不論刮風下雨,他都二話不說馬上趕到。鄭凱用救人義舉,向社會傳遞著溫暖感動,弘揚著見義勇為美德。

  241  趙  利

  趙利,男,漢族,1968年3月生,山東省新泰市青雲街道管家窪村村民。

  30多年來,趙利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水上救援,成功救起16名落水者,成立公益救援中心,積極參與水上救援任務,點亮別人的生命之光,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青雲湖邊的“生命守護神”。

  趙利受當過海軍的父親影響,從小樂善好施、熱心助人,並且練就一身游泳的好本領。第一次救人是在1985年冬天,有名兒童和伙伴打鬧時不慎落水,趙利一個猛子扎進去,最終將孩子托出水面。最危險的一次是在1990年臘月,一名婦女投湖輕生,當時風大浪急,很快被沖離岸邊10多米遠,生命危在旦夕。趙利來不及脫掉棉衣,立刻跳進冰冷湖水中施救。落水婦女死死抱住他,再加上自己的棉衣吸水之后變得更加沉重,二人處境都很危險。就在生死瞬間,他拼盡全力將輕生婦女推上岸。由於體力不支、全身凍透,趙利上岸后癱倒在地,被村裡人抬回家裡。當天夜裡,他就發起高燒,打了好幾天吊針才慢慢好轉。

  “隻要有人落水,我就會救,不圖別的,就圖個心安!”一次次挺身而出,一次次奮不顧身,多年來,趙利救起落水的老人、婦女、兒童等16人,義務參與打撈溺亡者40多次。每當提起趙利,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

  在多年救援實踐中,趙利認識到,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規模化、專業化才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2020年8月,他組織一批水性好的愛心人士,成立同舟公益救援中心,購置快艇、救生衣等器材,協助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水上應急救援等服務,宣傳普及預防溺水知識和自救施救技能。如今,救援中心已發展到100多人,7次參加水上搜尋救援行動,協助尋找33名意外走失人員。

  在趙利言傳身教下,兒子主動加入救援隊伍,妻子熱心公益、勤儉持家。趙利見義勇為的英雄壯舉和可貴精神,涵育著家風家教,傳遞著社會正氣。

  趙利榮獲山東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242  趙  童

  趙童,男,漢族,1982年5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焦作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面對一位因糞石阻塞引起急性腸梗阻、生命危在旦夕的老人,趙童沒有絲毫猶豫,徒手為老人將糞石掏出,最終使老人轉危為安。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趙童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高尚品德。

  時間回到2020年3月11日晚,作為援鄂醫療隊的一員,趙童在夜間查房時,發現了一名老年男性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異樣行為。這名患者有冠心病,做過冠脈搭橋手術,經檢查發現患者腹部壓痛明顯,結合腹部CT檢查,初步診斷是糞石阻塞引起的急性機械性腸梗阻,給予開塞露治療后,效果仍不佳。考慮到患者80歲的高齡,又有心臟病史,如果不及時處理,有腸破裂穿孔的風險,會危及患者生命。情況緊急,趙童直接用手為老人將糞石掏出。隨后經過他連續4個小時的救治,老人最終脫離危險。第二天查房,老人握住趙童的手說:“太臟了,孩子……”“您不用往心裡去,把我當成兒子就行了。”趙童的回答溫暖、體貼。

  為老人掏糞石是趙童支援武漢抗疫經歷的一件小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所在醫院組建援鄂醫療隊時,趙童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到達武漢后,除發揮專業特長參與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外,他還承擔了咽拭子採集、鼻出血患者鼻腔紗布填塞等醫療工作,趙童不懼危險、義無反顧,最終以強烈的責任感和高超的醫術幫助患者一次次化險為夷。

  趙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243  胡紅霞

  胡紅霞,女,漢族,1976年10月生,生前系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南溪鄉南源村村民。

  她是一個農家婦女,在村民落水、命懸一線的危急關頭,奮不顧身跳水救人,落水母子最終脫離危險,而她卻不慎觸電溺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胡紅霞舍己救人的事跡在當地被廣為頌揚,她是鄉親們心中的“巾幗英雄”。

  “救命啊!救命啊!”2020年8月5日下午5時許,胡紅霞從菜園摘完菜,在回家途中隱約聽見陣陣微弱的呼救聲,她循聲望去,發現不遠處的水渠裡漂浮著兩個人,在不斷掙扎。來不及多想,胡紅霞扔下菜籃飛奔過去……

  “看見紅霞急匆匆跑過來,一到渠邊就跳了下來。這時我和兒子都已說不出話來,沒法阻止。她剛下水就觸電了,但還是使勁把我往岸邊推了幾把,后來我就漸漸失去了意識,之后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被救的肖某某回憶起落水經過,仍然心有余悸,淚如雨下。

  肖某某沒想到,自己昏迷之后,胡紅霞也因觸電倒在了水中。幸運的是,同村的一位老人剛好路過,看到了水渠裡的3個人。老人一邊大聲呼救,一邊做手勢讓遠處的老伴趕緊切斷電源,然后與趕來的村民一道,將胡紅霞和肖某某母子從水中救起。送醫院搶救后,肖某某母子先后蘇醒,脫離危險。而胡紅霞卻再也沒有醒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4歲。

  胡紅霞舍己救人、不幸罹難,村民們無不悲痛。送葬的時候,村裡的男女老少都紛紛走出家門、來到路旁,送胡紅霞最后一程。在村民眼裡,胡紅霞勤勞善良、賢惠能干,是丈夫身邊的好妻子﹔她孝敬老人、疼愛女兒,是公婆口中的好兒媳﹔她古道熱腸、和睦鄰裡,是鄰居眼裡的好姐妹、好大嫂。“鄉裡鄉親的,誰還沒個難處,隻要是能幫上的就幫一把。”這是胡紅霞生前常說的一句話。

  胡紅霞榮登“中國好人榜”。

  244  柯石磷

  柯石磷,男,漢族,1959年9月生,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靖海鎮中心小學退休教師。

  柯石磷6次下海救人,成功營救14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教師的人性光輝,被稱為“靖海守護神”。

  在柯石磷6次下海救人的經歷中,2019年的那次最為驚心動魄。2019年9月13日傍晚,柯石磷在靖海鎮綠洲海灘散步。18時許,因痛風病突然發作,柯石磷獨自在海灘邊休息。這時,突然有兩名中年婦女大聲呼救,她們的家人在海裡游泳時被潮水拖離海岸,危在旦夕。這個季節的潮汛比平日裡洶涌,海浪起伏大,還伴隨各種暗涌和漩渦。被海浪卷走的兩個小伙子離岸邊越來越遠,岸邊的人們隻能看見他們的腦袋在海水裡浮浮沉沉,情況十分危急。

  在這緊急關頭,柯石磷不顧自身安危就近拿起兩個救生圈沖進大海。他強忍著痛風的痛楚,游了近10分鐘來到兩個小伙子身邊,把救生圈套在他們身上,並引導著他們避開身邊的大漩渦,順著潮流方向游,迂回游回岸邊。19時許,3人終於游回岸邊,柯石磷把兩名小伙子推上岸后,因體力不支被急流卷走。在海上漂流了半個小時后,19時30分左右,在距事發地幾百米的沙灘上,柯石磷被搜救人員發現,此時柯石磷已經虛脫,被送往醫院搶救。其間,一度被下達病危通知書,經全力搶救,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柯石磷榮獲廣東省道德模范稱號。

  245  柯昌芳

  柯昌芳,男,漢族,1955年5月生,中共黨員,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分公司石盤13隊退休干部。

  孤身面對窮凶極惡的持刀歹徒,柯昌芳臨危不懼,奮不顧身追趕抓捕,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強忍劇痛,與歹徒展開殊死搏斗,最終與民警合力將其捉拿歸案。千鈞一發之際,舍生忘死、義無反顧,柯昌芳誓死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彰顯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本色。

  2013年8月26日,海南省萬寧市國營新中農場發生一起行凶殺人致一死兩傷惡性命案,凶徒帶刀逃離現場,躲藏於深山密林。柯昌芳得知情況后,立即趕往現場查看情況,積極配合警方搜山圍捕。8月30日11時許,柯昌芳從搜捕現場換崗回家,獨自在檳榔園採摘檳榔果,發現了凶徒的蹤影。面對窮凶極惡的持刀凶徒,柯昌芳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大聲喝道:“你逃不了!快放下砍刀,投案自首去。”驚魂未定的凶徒拿著砍刀向柯昌芳襲來。在搏斗中,砍刀從柯昌芳的前額兩眉間到鼻尖處劃出一道長長的傷口,鮮血直流。凶徒慌亂之間拔腿就跑。柯昌芳不顧傷勢,忍著劇痛,奮力追趕,終於將凶徒抓住並扳倒在地。正在附近搜山圍捕的民警和群眾聽到呼喊聲也火速趕到,合力將其捉拿歸案。見到凶徒被成功控制,柯昌芳才鬆了口氣,此時的他已因流血過多而癱倒在地,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臉部傷口縫了21針。

  柯昌芳不僅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擒凶犯,平常工作中,他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生活中,他熱情待人、樂於助人。汶川地震,他慷慨解囊,帶頭捐款。隊裡職工生活困難,他主動送糧送錢。

  柯昌芳榮獲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稱號。

  246  段意花

  段意花,女,漢族,1965年8月生,湖南省益陽水文站退休職工。

  20多年來,段意花與丈夫先后50余次勇赴江流,拯救因溺水瀕臨死亡的生命,年齡最大的83歲,最小的隻有7歲,撐起江上的“生命之舟”。

  救起溺水者,不取分文。1995年12月的一天,下著大雪,段意花突然聽到從河中傳來一陣呼救。她毫不猶豫地跳入冰冷的河中,救起一位60多歲的老人。老人得救了,段意花卻患上重感冒。老人的子女執意要給一些錢表示感謝,她婉言謝絕。多年來,50余次的救人義舉,50余次的生死搏擊,段意花從未收取過被救者及家屬一分錢報酬。

  面對輕生者,果斷出手。2004年8月的一天,段意花在碼頭發現一個女孩在資江岸邊徘徊,突然,女孩兩腳一蹬,縱身跳進江中。段意花一個箭步沖跳進江中,很快抓住落水女孩,可對方不斷地撕扯和捶打著她。段意花明知稍有不慎,自己也會有生命危險,但仍不鬆手,強忍著疼痛,拖著女孩拼盡全力朝岸邊游去,最終將女孩救起。

  夜間施救,毫不猶豫。2004年臘月的一個深夜,段意花的丈夫在水文站值班,船上隻有段意花和兒子。突然,熟睡中的段意花被一陣狗叫聲驚醒。由於江上一片漆黑,段意花看不到人影,隻聽到呼救聲越來越弱。她顧不上害怕,叫上兒子劃著船,打著手電筒尋找落水者,終於在橋下找到呼救的人。眼見對方快要下沉,段意花來不及細想,猛地跳進水中,終於把落水者救上來。

  警示宣傳,防患未然。每年暑假,學生喜歡下河游泳,是段意花最擔心的時候。她和丈夫專門拍攝警示視頻送到電視台播放,為學生提供安全提醒﹔為防學生落水,她在船上准備了幾根特制的竹竿﹔她還每天頂著烈日,在船頭張望,查看水面情況。近年來,她守候的躉船上下游數百米,沒有發生過一起學生溺亡的悲劇。

  段意花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

  247  聞國慶

  聞國慶,男,漢族,1951年10月生,安徽省池州市第二中學退休教師。

  55年來,聞國慶先后6次跳進江河,成功救起7人。險情面前,他總是義無反顧、沖在最前面。聞國慶在群眾危難時數次舍身相救,用實際行動譜寫一曲新時代的正氣歌,彰顯英勇仁愛的高尚情操。

  2020年10月17日下午,池州城區百牙橋上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突然,一名60歲左右的女士沖到橋邊,跨過欄杆跳入河中。“救人啊,有人跳河了!”此時,剛好路過的聞國慶循聲望去,發現水中有一名女子在拼命地掙扎扑騰,情況危急。聞國慶跑到河邊,縱身躍入河中,快速游向溺水者,托起她的身體,讓她的頭部露出水面。在熱心市民協助下,他一手劃水,一手托舉,艱難地向岸邊前進。整個救援過程大約持續了5分鐘,時間雖短,但對於聞國慶這樣一位老人來說,難度極大,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快到岸邊的時候,聞國慶已經筋疲力盡,臉色蒼白。最終,在岸邊眾人幫助下,他成功將落水者救起。

  聞國慶還有多次下水救人的英勇壯舉。從1966年6月,年輕的聞國慶奮力救起落水同窗開始,除了上面提到的那次,先后5次在江河、水庫成功救起6人,其中有他的同學、同事,也有他的學生、朋友﹔有朝夕相處的熟人,也有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有深陷水庫漩渦的游泳愛好者,也有意外墜入長江的溺水者。

  面對落水者或其家屬的重謝,聞國慶總是婉言謝絕:“在別人生命攸關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不值一提”。

  聞國慶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稱號。

  248  唐基木

  唐基木,男,漢族,1990年8月生,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金雞鎮金雞街居民。

  俠隱於市,見義而勇。他是一名普通快遞員,面對熊熊烈焰,沒有絲毫猶豫和退縮,義無反顧三進火場成功救出5人,成為最美逆行者,被稱為“救火英雄哥”。

  2018年5月26日晚9時30分左右,藤縣金雞鎮天樂街一五金店鋪失火,店主年僅3歲的兒子被大火圍困在店裡,危在旦夕。店主哭得撕心裂肺,呼喊著救救孩子!正在附近的唐基木聽到呼救聲后,立即提起2個滅火器,火速沖向店鋪救人。無奈當時火勢太猛,滅火效果並不明顯。

  火勢越來越猛烈,“噼裡啪啦”的爆裂聲令人心驚膽戰。危急關頭,唐基木當機立斷砸開旁邊幼兒園的大門,再翻越一堵2米高的石牆,沖破五金店的后門。摸索到孩子的房間,發現孩子已昏迷不醒。他迅速抱起孩子向外沖出。此時火勢已蔓延到跟前,1米以上都是黑煙,熱浪扑面而來,他隻能蹲下前行。

  救出小孩后,他得知店主還有一個6歲的大兒子,可能也被困在店內。顧不上多想,他立即再次沖進火海,確認店主大兒子不在店內才沖出來。此時,他已被濃煙嗆得直咳嗽,但當他聽說還有4人被困在5樓的衛生間,而且其中有一名5個月大的嬰兒時,他又選擇第三次沖進火海,和其他趕來的群眾一起救人。危急關頭,他急中生智,與幾名熱心群眾通過“麻包袋”運送的方式將嬰兒安全“運送”到樓頂,其余3人通過繩子爬到樓頂,成功獲救。

  火勢得以控制,確認再無人員被困,他便悄悄地離開了現場。事后,有人問起當時情況,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那都是一張張熟悉的笑臉,我怎麼可能見死不救”。

  哪裡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2013年以來,作為一名志願者,他常常深入村屯社區、街頭巷尾宣傳消防知識,累計發放消防宣傳資料3萬余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堅守一線,為居民配送蔬菜、水果、藥品、生活用品等物資,義務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

  唐基木榮獲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個人、廣西見義勇為英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下轉第十六版)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15日 15 版)

相關新聞: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代碼 101—106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代碼 107—119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代碼 120—131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代碼 132—145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代碼 146—158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 代碼 159—165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 代碼 201—207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 代碼 208—220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 代碼 221—234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 代碼 235—248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 代碼 249—261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 代碼 301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 代碼 302—315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 代碼 316—328

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 代碼 329—341

(責編:牛鏞、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