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業主:工業園曾對渣土堆有意見 但誰說都沒用【3】

2015年12月28日06:5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深圳小業主:工業園曾對渣土堆有意見 但誰說都沒用

  教室裡的空位

  紅坳村北面不遠處是培英學校,滑坡后的第二天,這裡一些教室的位子是空著的。經過學校工作人員統計,共有40多名學生的家庭受到了滑坡事件的波及,其中5名學生處於失聯狀態。

  根據年級不同,培英學校每學期的學費都在幾千元左右,但仍有眾多打工者將孩子送到這裡就讀。學校工作人員覺得,這恰恰反映出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

  “不光是把孩子放在老家舍不得,也是因為這裡的環境。”王永權堅持,不同氛圍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他很驕傲,孩子自小至少吃的都是進口奶粉,連來接送的校車,也是時髦的“黃鼻子”造型。

  洪念江失聯的這幾天,大兒子情緒始終低落,他好像有些后悔曾惹得父親惱怒的那件事。大兒子天性聰明,卻對讀書沒什麼信心,才上到初中就執意退學。洪念江發了幾次脾氣,最終拗不過,還是從了兒子的意思。

  學校的老師說,類似的情況並不多見。近幾年,培英學校學生的流動率已降到了10%以下,多數還是因為家長工作變動的原因。

  但重壓之下,仍有需要面對選擇的時候。向太木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專門用來送幾個孩子上學。這情景曾讓不少鄰居感動,覺得他雖然擔子不輕,卻始終樂觀。

  到今年暑假,魏鵬遇見向太木16歲的大女兒,詢問她初中畢業后的去向,女孩卻是支支吾吾。細問一下才知道,原來為緩解家裡的壓力,她已放棄學業出門打工了。

  培英學校裡,家庭受滑坡事件影響的孩子們已逐漸復課,校方也開始了心理疏導工作。但有些問題,卻不是言語可以解決的。

  被埋的洪念江留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他家在深圳的親戚不少,可各自家庭也都有著不小的壓力。兩個孩子究竟是留在這裡,還是返回老家,這個問題讓大人們苦惱不已。

  離去的泥頭車

  滑坡發生那天的上午,魏鵬仍看見泥頭車排隊開了過去。待煙塵和尖叫聲散去,隊伍不見了蹤影。“有的跑了,有的可能就埋在這土下面了。”

  魏鵬曾經覺得,堆在身邊的渣土和老家的耕地很像,都是深色的、軟軟的。但他沒想到,有一天,這看似熟悉的土壤,會淹沒自己的生活。

  土堆下面原本是一個小院子,幾間平房裡是些穿著迷彩服的“工作人員”。魏鵬隻聽說,每車渣土的價錢是兩三百元,但交費的環節並不在現場完成。

  夜晚時分,也常見“工作人員”騎著摩托車呼嘯而過,指揮著排隊進入渣土消納場的泥頭車。

  滑坡發生后一個星期,紅坳村周圍冷清了下來。根據新聞發布會的消息,政府鼓勵受影響企業在異地恢復生產。一些租住在附近的工人已經打包行李,准備去往他處。那些還在現場忙進忙出的企業員工,也多是商量著如何盡可能地搬走廠房內的設備。

  魏鵬依然要留在深圳,小到逢人稱呼“老板”、吃飯前先拿茶水燙燙碗筷,大到以效率和質量取勝的商業規則,他已習慣了這座城市的一切。

  向太木已經萌生去意,但他每天仍越過封鎖,趕到土堆上自家的位置,只是希望再見上父親和孩子們一面,不論生死。

  黃為寶則已打定了主意,他要在附近再找份工作,盡力給黃小龍的女兒最好的環境。“不然拿什麼養活我的小孫女,這是我兒子留下的血脈。”

  12月26日是遇難者的“頭七”,這天一個簡短的悼念儀式在滑坡現場舉行。與此同時,渣土的轉運工作也已開始,泥頭車經過的地方依舊泥濘,隻不過是駛向了相反的方向。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為化名)(記者劉汨王曉芳張雅)

  (原標題:堆土之下的生活印記)

(來源: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