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數據戰略--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國家大數據戰略

——習近平與“十三五”十四大戰略

2015年11月12日20:20  來源:學習中國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大數據很忠誠,它真實記錄人們的每個足跡,深藏功與名﹔大數據很任性,它的分析有根有據,拒絕流言蜚語﹔大數據很友好,它提供各種權威參考,它創造綠色經濟,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世界已經進入由數據主導的“大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站在時代最前沿,帶領全國人民邁入大數據時代。五中全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學習中國”今天推出《習近平與“十三五”十四大戰略》系列文章之“國家大數據戰略”篇。

圖為:2015年6月17日上午,習近平在貴陽市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

聽取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介紹。

一、大數據引領生活新變化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據”的時代,我們打電話、用微博、聊QQ、刷微信,我們閱讀、購物、看病、旅游,都在不斷產生新數據,“堆砌”著數據大廈。大數據已經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須臾難離。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說:“不管你是否認同,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並將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2015年5月,習近平在給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說,“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

  “大數據”並不神秘。實際上,大數據就在你我身邊,雖然你看不到它,不在意它,但它卻始終在你身邊、且已經並將繼續影響著你的生活。習近平和彭麗媛訪問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時,校方贈送給彭麗媛的羊絨披肩就有大數據的功勞,披肩尺寸就是通過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得出的。校方還向習近平展示了運用大數據的方法分析國內人口遷移情況,“一帶一路”政策的國際影響力,個性化醫療的推廣,以及上海地鐵的負載分布和應急辦法等。習近平對利用大數據技術幫助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大數據已經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諸多領域。必應搜索通過集成以往的飛機票價畫出未來票價走勢﹔谷歌利用用戶搜索記錄判斷出美國流感疫情的現狀,在時間上比美國疾控中心的預測還快兩周﹔對沖基金通過剖析社交網絡推特的數據信息來預測股市的表現﹔交通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出實時路況﹔交友網站利用大數據分析來尋找愛情,並來幫助需要的人匹配合適的對象﹔利用穿戴裝備(例如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環)生成最新的數據,可以根據自身熱量的消耗以及睡眠模式來進行追蹤身體是否健康。這些無一不體現出大數據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大數據掀起的風暴已席卷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大數據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圖為: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

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

二、大數據孕育發展新思路

  數據是發展的產品,發展依靠數據獲得新思路。“數谷”是貴陽這座發展相對落后的西部山城的新名片,2014年貴陽在大數據產業的帶動下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97.27億元、增長13.9%。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貴州搞大數據產業招商,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是很好的選擇。”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來到貴陽市大數據廣場,走進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聽取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和實際應用情況介紹。貴州省以發展大數據作為突破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探索,給習近平留下深刻印象,習近平對當地干部說:“我聽懂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大數據經濟”的背后邏輯,是中國經濟悄然發生的“質變”。中國經濟在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就業率不降反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進行了政府的自身改革,推出一系列簡政放權舉措,引發小微企業、個體戶井噴式增長。而這些企業、商戶中多數人的經營業務都是依托於互聯網展開的,都與數據有關,大數據正在孕育出更多的新業態。李克強指出:“13億中國人,八、九億勞動力,這其中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依托新業態發展,就會培育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發動機’,也必將會對社會發展、人民進步造成深刻影響。”

  大數據不只是一個產業這麼簡單。它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都無所不在,可以與N個產業“相加”,形成“大數據+”,“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和數據。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唐雄燕說:“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資產類別,就像貨幣或黃金一樣,將形成數據材料、數據探礦、數據加工、數據服務等一系列新興產業。”2014年3月5日,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設立新興產業創業創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趕超先進,引領未來產業發展。這是“大數據”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也表明其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將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

  大數據時代,數據正在成為一種生產資料,成為一種稀有資產和新興產業。任何一個行業和領域都會產生有價值的數據,而對這些數據的統計、分析、挖掘和人工智能則會創造意想不到的價值和財富。習近平強調:“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

(責編:王吉全)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