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3日0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部分電視購物樣品的部分指標測試情況。圖片信息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
產品質量堪憂:118款樣品 17款不合格
此次測試主要針對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妝品、服裝家紡、家用電器、鍋具(非電器類)、珠寶、淨化產品(非電器類)、助聽器等類型中的中低價位產品進行了樣品採購,並委托專業實驗室對樣品進行測試。本次調查共測試了118款樣品,有17款樣品的部分指標不符合國家相關標准。
皮小林介紹,部分樣品衛生指標不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如“御金方茶”(吉林衛視)樣品的重金屬鉛超標,微生物指標霉菌和酵母超標﹔有的樣品安全指標有問題,如“東菱微電腦多功能面包機”(三佳購物)樣品的輸入功率和電流不符合國家相關標准﹔有的樣品功能指標不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如“艾笛生助聽器”(青海衛視)樣品的滿檔聲增益、等效輸入噪聲級不符合國家相關標准。
還有的產品標示或代號缺失,如“四大名著金幣”(黑龍江衛視)樣品沒有廠家代號、材料名稱、純度印記。此外,還有一些樣品相關証件過期或不符,如“邦瑞特防脫育發膏”(貴州衛視)樣品批件過期等。
部分電視購物宣傳信息評價情況。圖片信息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
虛假宣傳多:120條電視廣告信息 111條違規
中消協對電視購物的宣傳信息進行收集錄制並送給專家進行評審。被評價的120條電視購物宣傳信息中,有111條不同程度存在涉嫌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和指導性文件的問題。
其中,比較常見的有違規介紹藥品、性保健用品和豐胸、減肥產品﹔使用極端化、絕對化語言﹔叫賣式夸張語調宣傳商品﹔未標明藥品廣告批准文號﹔保健食品、化妝品廣告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藥品混淆的用語﹔以新聞報道、百姓故事或科普宣傳形式發布宣傳信息等。
建議:加強跨部門監管合作 獎勵消費者有理投訴
根據測評中發現的問題,中消協副秘書長栗元廣建議,有關部門應當切實加強電視購物行業監管,抓緊構建電視購物行業監管協作機制﹔建立問題可追溯機制,盡快落實電視購物行業經營者實名制﹔廣大媒體要強化電視購物宣傳信息的自我審查,努力塑造客觀公正權威的媒體形象﹔消費者要強化電視購物風險防范意識,依法主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此外,會上有律師強調,一方面,我國廣告的監管是多部門的,比如食藥監局、廣電總局、工商總局等等,實際上都在進行監管,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應該建立跨部門的廣告監管協助機制﹔另一方面,應該建立消費者有理投訴獎勵機制,鼓勵消費者在遭遇侵權時勇敢站出來,提供更多維權以及監管線索。(中新網生活頻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