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0日18:35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手機看新聞 字號
近日,人民網“重走抗戰路”採訪團走進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參觀採訪。圖為記者採訪來紀念館參觀的日本福岡縣教育工會執行委員長梶原正実先生。(陸加杰 攝)
平頂山村位於遼寧省撫順市區南部,平頂山以東約一百米的地方。當年全村有八百多間房屋,住著三千多口人、五百多戶人家。如今,人們對於這個村庄的認識,卻停留在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
1932年9月15日夜,正值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楊柏堡採炭所”等地被途經平頂山村的遼東民眾抗日自衛軍襲擊,日軍以平頂山村民沒有報告即“通匪”為名,於次日糾集日本守備隊、憲兵隊、警察署等200多名軍警,將全村三千余名男女老幼驅趕到平頂山下,開始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日軍先用機槍掃射,又用刺刀重挑一遍,甚至挑出孕婦腹中的嬰兒。最后為了掩蓋罪行,用汽油焚尸,崩山毀跡,將殉難者的尸骨掩埋於山下,並縱火燒毀了全村八百多間房屋,將平頂山村夷為平地,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
800余具殉難同胞遺骨再現了村民被屠殺時的恐慌
平頂山慘案遺址是國內少數保存完好的二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平民的現場。1951年3月,撫順市人民政府在慘案舊址建立“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1971年建“平頂山殉難同胞遺骨館”,館內陳列有在現場發掘出的殉難同胞遺骨800余具以及部分遺物。
骨池長80米寬5米,呈帶狀。在骨池中,大部分是婦女兒童老人。其中一個牌子,寫著“嬰孩遺骸”,遺骨下方被燒焦的部分,是當時包裹嬰兒的小被,中間是小小的頭蓋骨和細細的肋骨,這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另外,張著大嘴的遺骨在骨池當中有很多,可以想象在屠殺的一瞬間,當時村民是多麼的無助、恐慌和痛苦。
陳列館裡的實物、照片、圖像以及累累白骨,每一處都是一個悲慘的故事,都是對日軍暴行的控訴。據了解,慘案發生時,大概有百十余位幸存者逃出,但是大多數的幸存者由於傷勢過重,相繼死在逃生的路上,存活下來的,與檔案館有聯系的隻有50余位。幸存者李佩珍,在慘案發生的時候,年僅24歲,她剛剛新婚不久,就同丈夫一同回到平頂山娘家過中秋,之后就遭到這場浩劫。除她之外,全家老小13口人在慘案中全部遇難。當時的李佩珍已經有6個月的身孕,在慘案中,她的肚子被刺了一刀,肩膀挨了兩顆子彈,但是她命非常大,拖著多處受傷的身子逃了出來,並於當年12月奇跡般的產下一名男嬰,取名叫周茂勤。可以說,周茂勤是平頂山慘案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幸存者,也是如今還健在的兩位幸存者之一,現居住於遼寧朝陽市。
十年跨國訴訟 日本終以法律文件形式承認慘案是日方軍隊所為
從1996年起,平頂山慘案的三位幸存者方素容、楊保山、莫德勝開始狀告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承認當時制造平頂山慘案這一事實,其次要求日本政府給予經濟賠償。經過十年三次的跨國訴訟,最后日本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承認了平頂山慘案是由日方軍隊所為。但是以國家“無答責”為誘因,超過了訴訟時效,最后敗訴,沒有給予賠償。平頂山慘案遺址紀念館館長周學良說:“雖然沒有給予賠償是一件比較遺憾的事情,但是日本已經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承認了平頂山慘案是由日方軍隊所為,其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
據周學良介紹,在這十年訴訟過程中,所有的訴訟費用都是由日方友好人士承擔的,如今訴訟已經結束,他們還是會每年到平頂山做一些活動,回到日本國內也會積極宣講平頂山慘案,為的就是讓更多的日本民眾所了解平頂山慘案。
近年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與日本律師團東日本鐵路工會、日本平頂山慘案對日訴訟申援團,還有日本七七紀念會在共同探討平頂山慘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一起舉辦了“第十屆平頂山國際學術研討會”,從平頂山慘案發生的原因一直到平頂山慘案的發生,包括如何從政治層面解決平頂山慘案問題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研討。
不忘恥辱歷史 企盼永遠和平
每年的9月16日,平頂山慘案紀念館都會舉行大型公祭活動。周學良說,從2008年他調任館長開始,日本的東日本鐵路工會每年都會組織員工,特別是9月16日這一天來到平頂山慘案紀念館祭奠死難者,同時對他們的員工進行教育。
對於如何能讓日本人更好地接受這段歷史,周學良介紹,一方面,加大平頂山慘案的宣傳,另一方面,通過舉辦公祭等活動讓國內外的更多觀眾了解歷史事實。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紀念館策劃了一系列活動:第一,由撫順市委宣傳部和文保局主辦,平頂山慘案紀念館和東北烈士紀念館承辦的“不屈的抗爭”大型展覽,主要介紹東北抗日聯軍14年抗爭救國事跡﹔第二,9月初聯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偉大的勝利”大型展覽﹔第三,9月16日舉辦公祭活動。
在採訪中,記者遇到了帶團前來參觀的日本福岡縣教育工會執行委員長梶原正実,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來到平頂山慘案紀念館。福岡縣教育工會每年都會舉辦類似活動。他說:“對戰爭表示遺憾和痛心,通過在中國的考察和學習,把過去日軍做的事情,告訴日本的學生,讓他們正確看待歷史。如果說教科書中沒有寫,或者新聞沒有報道,我們也會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講述以前的真實歷史,讓更多的子子孫孫知道,讓我們世世代代能夠友好下去。讓中日兩國的友好能夠傳承下去才是我們來的最終目的。”
走出紀念館,心中的沉重久久難以平靜。這三千人的屈辱與無奈只是當時中華民族深重災難的縮影。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應當被譴責,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更要被弘揚。正如紀念館中一座叫做“期盼”的雕塑,好像雙手合十,告訴世人不要忘記恥辱的歷史,更要企盼永遠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