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務實合作 推動互利共贏--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深化務實合作 推動互利共贏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的作用

人民日報記者 顏歡 庄雪雅 王欲然 陳效衛 林雪丹 徐偉

2015年07月01日13: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赴俄羅斯烏法出席7月8日至9日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自金磚國家領導人首次舉行會晤近6年來,金磚國家在許多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共同發聲、貢獻力量,致力於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成為國際關系中的重要力量和國際體系的積極建設者。外國專家學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積極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這一平台上協調對話、解決分歧,尤其在推動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及應急儲備基金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這日益凸顯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

協調成員對話的橋梁

巴西中國—亞太研究所所長塞維利諾·卡布拉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一直主張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如今,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為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所有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個全新的金融支持機構。卡布拉爾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對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貢獻毋庸置疑。同時,金磚國家的成員國在多邊貿易談判、論壇中,表達了相同的訴求和意見,與發達國家協調立場,成為世界舞台上為發展中國家發聲的中堅力量。

巴西裡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國際關系教授保羅·羅貝爾對本報記者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作為參與國際一體化的一種嘗試,通過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了更為積極的作用。金磚國家各成員國近年採取行動,建立了更深層的關系,加深了各成員國之間的互信,中國在這之中起到了主要的橋梁作用。

印尼《印華日報》總編輯、政治分析師李卓輝對本報記者表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為新興經濟體提供了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良好契機,中國是重要成員之一,積極在該平台上協調對話、解決分歧,尤其在推動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及應急儲備基金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學學者沈陳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全球經濟持續不振的背景下,中國提出“包容性發展”的理念,與其它金磚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應對增長挑戰,推進互利共贏。2015年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海總部進入籌建階段,金磚國家的合作深度和水平不斷加強。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中國的經濟體量佔據明顯優勢,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仍按照相同出資、民主決策的方式運行,體現了中國一貫堅持“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外交准則。

促進經濟發展的穩定器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全球化研究系副主任洛扎諾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但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經濟則相對脆弱。中國支援這些國家的自身建設,增強了它們的影響力,也使得中國擁有穩定的國外銷售市場,進而保障金磚國家在中長期免於受到金融危機的威脅。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阿豐採夫告訴本報記者,在金磚國家范圍內,中國的作用舉足輕重。金磚國家國情迥異,俄羅斯和巴西是原材料出口國,而中國是制成品出口國,比其他國家更具科技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中國的這一優勢有利於帶動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也對其他金磚國家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避免不平等交易的出現,在支付機制的問題上尤為如此。

巴基斯坦中國委員會執行主任菲扎爾·拉赫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經過多年持續穩定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並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綜合國力與日俱增的同時,還一如既往地支持周邊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拉赫曼表示,縱觀近年來世界經濟發展狀況不難發現,中國在其它金磚國家遭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速放緩之時,仍然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提高了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同時,中國在金磚國家合作中積極發揮正面作用,廣泛參與區域各國的合作發展,並一直保持具有影響力的經濟地位。通過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國能夠有效同周邊及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中國未來還將在金磚國家合作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繼續為助力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責編:黃亞惠(實習生)、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