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緣何“鐘情”歐洲--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總理緣何“鐘情”歐洲

郝亞琳、鄭開君

2015年06月29日10:54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總理出訪微鏡頭|總理緣何“鐘情”歐洲

   新華網北京6月29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克強總理又訪問歐洲了。這次是出席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正式訪問法國並造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總部。

  梳理克強總理上任以來的歷次出訪,不難發現歐洲是他訪問次數最多、到訪國家最多、訪問頻次最高的地方,不少歐洲國家還不止一次到訪。僅今年以來,他就三次來到歐洲。就連上個月的拉美之行,克強總理還過境訪問愛爾蘭。算上此訪的比利時和法國,克強總理到訪的歐洲國家數量已經超過其出訪國總數的一半,為什麼總理如此“鐘情”歐洲?

  ——歐洲實在是太重要了

  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實力,歐洲都是世界重要一極。特別是歐盟的成立,實現了歐洲的和平與繁榮,大幅提升了歐洲的整體綜合實力,歐盟的經濟總量大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歐洲都是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一個充滿機遇的巨大市場,一個潛力充分的合作伙伴。

  ——中歐之間契合點不少

  中歐之間沒有地緣政治和根本利益沖突,並且在很多方面立場接近。

  ◆中歐都倡導世界多極化,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

  ◆中歐都追求發展,經濟互補性強,克強總理數次訪歐帶回的近千億美元大單就是最好的例証﹔

  ◆歐洲目前正推行結構性改革,中國也在全面深化改革,雙方可以交流互鑒﹔

  ◆中歐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歐洲各國文明多元,與中國倡導的文明多樣性不謀而合。

  這些都為中歐深化合作提供了動力。建交40年來,中歐關系發展成績驕人。如今,歐盟是咱最大貿易伙伴、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咱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中歐間建立了約70個磋商和對話機制,涵蓋政治、經貿、科技等各個領域。去年,中歐之間往來人員近600萬人次……

  關系如此熱絡,領導人當然要常來常往,既是鞏固發展勢頭,也是發掘合作新領域。

  2014年10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這是在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將一精巧的魯班鎖送給默克爾。(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定期會晤機制眾多

  中國與歐洲國家之間眾多的多邊和雙邊領導人定期會晤機制,也是總理常來歐洲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除了歐盟整體層面的中歐領導人會晤,還有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中英總理會晤、中德政府磋商等。這種頻密的交往勢頭恰恰也是中歐關系發展進入成熟期和保持高水平的體現。

  2013年1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主持第十六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為中歐互利共贏奔波

  克強總理如此頻繁地到訪歐洲,為的是實現中歐互利共贏。這次,他將推動中歐發展戰略對接和產能合作,開創中歐合作新格局。

  國際產能合作一直是貫穿克強總理歷次出訪的一個關鍵詞。這次,咱不僅要和歐洲這樣的發達經濟體開展產能合作,還要拉著他們一起和第三方搞產能合作。咱有富余的優質產能和性價比高的裝備,歐洲有先進的高端技術,雙方若能攜手開辟國際市場,絕對是“強強聯手”,從互利雙贏變成互利多贏。

  此外,還有城鎮化、應對氣候變化、金融、司法、人文、旅游……中歐之間可以談的合作實在太多。從克強總理以往的“出訪成績單”來看,這次的成果也少不了。要想知道更多訪問細節,還是關注每天的微鏡頭吧。(記者郝亞琳、鄭開君,編輯閆珺岩,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責編:楊芳、申亞欣)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