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法“金婚”50年 且行且珍惜--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評論:中法“金婚”50年 且行且珍惜

2015年06月28日09:3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評論:中法“金婚”50年 且行且珍惜

   涵蓋近百類慶祝項目,八百余場慶祝活動,歷時一年的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活動,以法國總理瓦爾斯訪華為標志圓滿結束。中法關系繼續前行的腳步並未停歇,進入“知天命”之年的兩國關系,眼光應更長遠,腳步應更穩健,互信也應更持久。

   半個世紀前,毛澤東主席和戴高樂將軍以超凡的戰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歷史性決策,使東西方兩個大國沖破冷戰藩籬,打開了相互認知和交往的大門。自此,“敢為天下先”成為中法關系的鮮明旗幟和一貫特點,在紛繁變幻的國際風雲中獨樹一幟,引領兩國開展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戰略合作。

   此刻,不妨回顧中法兩國交往中那些敢為人先的“第一次”:1964年,法國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1975年,鄧小平副總理訪法,這是新中國領導人首次正式訪問西方國家﹔1982年,中法兩國政府簽署《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議定書》,法國成為第一個與中國開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國家﹔1997年,中法簽署聯合聲明,決定建立“面向21世紀的全面伙伴關系”,這是中國首次與西方大國建立伙伴關系﹔2013年4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成為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產生后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元首……

   中法兩國在外交關系和雙邊合作中所展現出的開創精神,來自兩個文明古國的惺惺相惜,來自歷時半世紀的戰略傳承,來自兩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並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最終造福於兩國人民,造福於世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回顧中法建交50周年,兩國關系歷經溫暖晴好,也難避風雨陰霾。“不畏浮雲遮望眼”,處理中法關系應具有登高望遠的戰略眼光,避免因為暫時的摩擦和矛盾而影響了大局,這是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也符合兩國的根本戰略利益。

   習近平主席談及中法關系時,強調要構建“更緊密持久”的中法關系以及強化兩國關系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奧朗德總統訪華期間也表示,希望法中之間建立“更加穩定”的雙邊關系,“不因某些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在當今時代,中國夢與法國夢互為機遇。中法兩國加強雙邊關系順應歷史潮流,符合兩國戰略利益和根本利益。對中國而言,高速發展中產生的各種問題亟待解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鞏固有利的外部環境,至關重要。對法國而言,法國對中國在國際、地區熱點,多邊外交,經貿合作等領域的需求和借重有增無減,加強對華戰略借重與合作是法國對華政策的主流。

   一年來,以建交50周年為契機,中法兩國關系全面升級提速,高層互訪頻繁,文化交流異彩紛呈,核電、金融、貿易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中國公民赴法簽証手續簡化,在抗擊埃博拉疫情、非洲發展、伊核、反恐等問題上中法兩國溝通和協調不斷增強……

   中法建交50周年,有望成為成就兩國關系新高峰的起點。胸懷戰略遠見,順應歷史潮流,致力兩國人民福祉,步入“金婚”的中法兩國,應當且行且珍惜。

(責編:楊芳、崔東)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