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7日21:4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人民網煙台6月27日電(潘婧瑤)全國網上信訪工作會議於6月25日至26日在山東煙台召開。國家信訪局副局長范小毛在會議上通報,國家信訪局決定2013年7月1日起全面放開網上投訴受理內容,兩年來,創新和深化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在我國信訪總量中,網上信訪量已經佔到信訪總量的43.6%,逐步成為信訪主渠道。
兩年來網上信訪工作逐步推進
目前已佔信訪總量的近一半
2013年7月1日,國家信訪局正式全面放開網上投訴受理內容。
2014年,國家信訪局制定《關於推進信訪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意見》,提出以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為突破口,推動信訪工作效能水平和公信力的全面提升。
2015年1月1日,全國網上信訪信息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同日,《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度評價工作辦法》正式實施。其中第四條規定:滿意度評價的范圍是通過全國網上信訪信息系統第一次登記受理的信訪事項。
2015年6月25日,國家信訪局副局長范小毛在全國網上信訪工作會議上表示,全面放開網上投訴受理內容兩年來,全國網上信訪量已佔信訪總量的43.6%,超過1/3的省份網上信訪量佔到了總量的50%以上。已有北京、江蘇、福建、江西、貴州等30個省(區、市)信訪局(辦)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信訪局與國家信訪信息系統實現了互聯互通。
“從網上信訪兩年的實踐看,網上信訪正在逐步成為信訪的主渠道。”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在26日的會議上指出,未來,國家信訪局將加強對網上投訴事項的常規性督辦,對超期未辦結或交辦無果的將及時督辦。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網上信訪更及時高效
通過全國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全國各地把受理的來信、來訪和網上投訴,全部實現網上統一流轉,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回復告知等環節通過互聯網公開,做到了辦理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
范小毛透露,兩年來,各地著力提升辦理質量和效率。遼寧、上海、山東等地明確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投訴事項的落地接收和轉送交辦,減少信訪事項在信訪部門的流轉時間。
“網上信訪給我們的工作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我們信訪干部現在都帶著筆記本電腦、網卡到上訪群眾家中教他們怎樣通過網上投訴。”煙台市芝罘區隻楚街道辦事處書記徐甲全對記者透露,負責網上信訪工作以來,他感到信訪事項辦理更快、反饋更快,也讓他更方便地了解到老百姓近期集中關注哪些問題,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
網上信訪也給群眾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山東省煙台市居民周雲(化名)替其父反映70年代修水庫落下殘疾,目前生活不能自理,要求政府給予幫忙救助。她在本地電視台上看到宣傳說可以在信訪局網上投訴,隨后就向煙台市信訪局網上投訴后,很快就接到了信訪局的問詢電話,煙台市牟平區武寧街道考慮到其父的實際情況,給予了生活補助,並表示今后每年在民政部門救助資金中撥付資金給予救助。 “我覺得網上投訴解決問題特別快。”周雲說。
“網上信訪的生命力在於及時高效地回應群眾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讓群眾普遍感到網上信訪好用、管用。”舒曉琴局長在26日的會議講話中說,做好網上信訪工作,有利於進一步拓寬信訪渠道,方便人民群眾及時就地反映訴求﹔有利於降低信訪成本,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提高信訪事項辦理的質量和效率﹔有利於辦理過程和處理結果公開透明,打造“陽光信訪”,提高信訪工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