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破獲特大網絡販槍案 大學輔導員家中現“軍火庫”--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江蘇破獲特大網絡販槍案 大學輔導員家中現“軍火庫”

蘇宮新 楊顏慈

2015年06月11日08:44  來源:中國僑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江蘇破獲特大網絡販槍案 大學輔導員家中現“軍火庫”

江蘇破獲特大網絡販槍案大學輔導員家中現“軍火庫”

  圖為江蘇警方現場繳獲的部分槍支零部件。 江蘇警方供圖 攝

  圖為江蘇警方現場繳獲的部分槍支。 江蘇警方供圖 攝

  圖為江蘇警方現場繳獲的部分槍支零部件。 江蘇警方供圖 攝

  “造槍工具1套、‘禿鷹'仿真氣槍1支、制式槍管225支、鉛彈4000多發……”走進大學輔導員小華的家中,辦案民警不禁感嘆,“那簡直就是一個‘軍火庫’。”

  大學輔導員小華與公務員大鵬,穩定的收入和體面的工作令人艷羨,然而二人卻有著另一個身份——網絡槍販子。從台灣購進制槍零件、不滿足於轉賣槍支竟想出開發“自主品牌”、通過網絡發展代理商行銷全國……如今,等待他們的將是長期的牢獄之苦。

  6月10日,江蘇省公安廳刑警總隊通報:江蘇警方剛剛破獲一特大網絡販槍案,抓獲涉案嫌疑人20多名,繳獲各類槍支140余支、零部件上百套、子彈4萬余發。

  “涉及此案的絕大部分嫌疑人均為軍事發燒友,他們因為愛好而將承擔嚴重的法律后果。”江蘇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總隊長羅文進敬告廣大市民,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持有槍支彈藥均為違法行為,達到一定程度還需承擔刑事責任,切勿拿愛好當借口。

  槍管藏身跨海郵包

  去年9月的一天,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接到徐州海關緝私分局通報,稱發現一件從台灣郵寄到該市的郵包中有3支疑似槍管。

  民警看到,被指藏有槍管的郵包填寫的郵寄物品是浴帘杆,不過通過X光機掃描可以看到,郵包裡確實有浴帘杆,但在浴帘杆內還裝著一根管狀物。

  為了查清事實,民警讓郵包正常寄送,然后對郵包進行追蹤,以期找到收件人。很快,郵包被送到了收件地址。

  蹲守民警發現,這是一個新開發小區的崗亭,無人值守。顯然,收件人提供的地址並非自己的住所。“這應該是有意識地逃避警方追蹤,收件人從事非法勾當的嫌疑很大。”辦案民警說。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蹲守,收件人終於出現了。這是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他在確定四周沒有可疑人員后,進入崗亭查收自己的包裹。

  蹲守民警立即將其控制,當場打開了包裹。果然,在包裹內的浴帘杆管內,找到了3支黑黝黝的槍管。而年輕人的身份更讓民警意外,他是徐州某高校的輔導員小華,研究生學歷。

  大學輔導員家中發現“軍火庫”

  面對証據,小華不得不交代了自己販賣槍支零部件的行為。隨后,民警對小華的住處進行搜查。打開他家的地下室內,成堆的槍管以及槍支零部件赫然眼前。

  “那簡直就是一個‘軍火庫’。”辦案民警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在現場的第一感覺。

  經過清點,小華家中共藏有造槍工具1套、“禿鷹”仿真氣槍1支、制式槍管225支、鉛彈4000多發以及其他槍支零部件。

  而在隨后的半個月中,仍有郵包陸陸續續從外地寄到小華處,警方經清查又發現157支槍管及氣槍鉛彈4萬多發。

  辦案民警介紹,從小華家搜出的槍支零部件,如果組裝起來,可以加工成完整的槍支至少六七十支。而且經過鑒定,他所持有的“禿鷹”仿真氣槍殺傷力巨大,“50米外擊碎啤酒瓶一點問題沒有,槍支的精度也非常好。”民警說。

  滿足轉賣,還想做自主品牌謀取暴利

  據小華交代,他從小就喜歡槍支,是個軍事發燒友。不過,他擁有如此巨量的槍支零部件,顯然不是為了滿足個人愛好這麼簡單。

  小華交代,他的這些槍支彈藥都是從一名台灣上家處購來的。2013年初,通過一個軍事愛好者QQ群,小華和這名台灣上家結識,並成為對方在大陸的“代理商”,他從中賺取差價。

  “轉賣槍支的利潤非常豐厚。”辦案民警介紹,以小華販賣的制式槍管為例,他從台灣上家處拿來兩三千元一根,但轉賣就要四五千元﹔扳機一個成本僅一兩塊錢,他卻要賣一兩百。

  在小華住處,民警還查獲了大量快遞發貨單,由此可見小華的發貨量相當大。但讓民警感到蹊蹺的是,小華似乎並沒有賺到多少錢,至今還住著租來的房子。錢去哪兒了?

  很快,一個催款通知給民警提供了線索。上海一家金屬品加工企業負責人發信息給小華,讓他支付尾款。

  什麼尾款?經過進一步審查,小華終於交代,他在該企業處加工了一批槍管。

  原來,面對轉賣槍支的暴利,小華早已不滿足做“代理商”,他謀劃著開發自主品牌,自己干。於是,他購進了1.8噸無縫精密鋼管,然后找到一些加工企業將其裁成槍管的長度,再進行染色、拉膛線等加工。

  民警隨后趕赴上海這家企業,繳獲了200多根已經加工好的槍管。據介紹,這些槍管的成本僅100多元。

  台灣供貨商潛入大陸 建“槍庫”被抓

  據小華交代,他們的販槍行為已經完全網絡化,買賣槍支的上下家都是通過網絡結識,並通過網絡交易。

  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往往以各種暗號、代稱作為槍支零部件的代名詞,比如內臟(槍支零件)、狗糧(子彈)等等。

  根據小華提供的線索,警方又抓獲了他的同行、湖北網民何某,繳獲大量槍支零部件及子彈。小華和何某的上家是同一個台灣人謝某,經過一番追蹤,去年11月,辦案民警獲悉,謝某可能潛入大陸,到了廣西南寧。

  去年11月16日,謝某在廣西落網。經審查,其交代前來廣西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會情人,二是和另一個“代理商”盧某共謀在大陸設立槍庫及銷售窩點。隨后,盧某也到案,在其住處警方繳獲氣槍1支,鉛彈150多發,以及槍管若干。

  公安部協調 全國收網

  隨著以謝某為首的網絡販槍團伙成員相繼落網,一張更為巨大的網上販槍網絡浮出水面。

  “每個團伙成員,特別是像小華這樣的‘一級代理商’都能梳理出很多買家,有的可能是買了自己玩,但也有不少成為了‘二級代理商’。”辦案民警介紹,經過梳理,警方獲取了1000多條網絡買賣槍支線索,涉及全國各地。

  為此,今年4月,公安部組織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公安機關刑偵部門以及相關海關緝私部門在徐州召開協調會,在全國范圍內部署統一收網行動。目前,相關案件偵辦工作仍在進一步推進中,雲南、甘肅、重慶等地均有涉案嫌疑人落網。

  據了解,目前僅江蘇已有20多人落網,相關涉案嫌疑人均已被依法逮捕。

  公務員因愛好斷送前程

  在偵辦這一特大網絡販槍案件中,民警感受最深的是,相關涉案嫌疑人絕大部分都是軍事愛好者、槍支發燒友。

  “這些人除了轉賣槍支牟利外,大部分人就是因為對槍支的愛好而買來玩耍、收藏,要說社會危害性,可能沒那麼大,但卻是很大的社會治安隱患。”辦案民警說。

  小華是最典型的,大學輔導員、研究生,“他被抓時,還有一個多月就當爸爸了,有個美滿的家庭。”民警介紹,但現在小華由於情節嚴重,販賣的槍支數量巨大,可能面臨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小華有個下家叫大鵬,包頭人,同樣有著令人艷羨的工作——公務員。和小華一樣,大鵬也是軍事發燒友,他一開始在小華處買槍自用,可以打打獵,但最后也在暴利的驅使下開始販賣槍支。

  被警方查獲時,大鵬自己收藏了兩支“禿鷹”仿真氣槍,同時已經買賣了6支仿真槍。目前,大鵬已經被提起公訴,等待他的也是嚴重的法律后果。(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完)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