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6日10:2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市科協調研員賴鉗勛,多次將應由其個人負擔的招待朋友、辦理私事等費用,在市科技智囊團專項經費中報銷。市紀委對其作出黨內警告處分,責令其向市科技智囊團退賠非法佔有的公款1277元。”6月初,福建省龍岩市於幾個月前發布的這則通報,依然是當地干部群眾熱議的話題。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一探究竟,筆者採訪了龍岩市紀委監察局相關人員。
“這是一起違規公款報銷的典型案例。”據該市紀委監察局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童以龍介紹,今年初,暗訪組到市科協、市科技智囊團查閱財務賬冊時發現存在違規公款報銷的問題。經過進一步調查,查實了市科協調研員、市科技智囊團常務副團長賴鉗勛利用職務便利,在2014年5月至8月期間,分別兩次違反規定報銷自己宴請外地同學發票和給私家車加油發票的違紀事實,報銷共計1277元。
回想起被紀委工作人員談話時的情景,賴鉗勛至今記憶深刻:“當時我沒太當回事,甚至還有些抵觸情緒,覺得金額不大,而且還臨近退休,紀委的同志好像專門跟我過不去。經過深入交談,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沒有紀委及時提醒,我可能就會在違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給予何種處分問題上,市紀委常委會一開始存在不同意見。”該市監察局副局長黃佐清向筆者透露,“有的人認為賴鉗勛再過幾個月就要退休,並且該同志平時工作表現一貫不錯,同事對他的評價也比較好,給個通報批評就可以了﹔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紀律面前不看年齡、不論功勞,隻要違反了就得嚴肅處理。最后,市紀委作出給予賴鉗勛黨內警告處分的決定。”
龍岩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成榮談到這起案件時說:“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吃一頓飯、加一次油,看似不起眼,但任由其發展下去,小問題就會演變成大問題,紀檢監察機關就是要在黨員干部一觸碰紀律‘紅線’時,及時拉響‘警報’、當頭棒喝。這既是喚醒紀律意識、嚴格執紀的要求,也是關心愛護黨員干部的體現。”(林佩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