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抗戰神劇”:歷史不容褻瀆--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人民日報批“抗戰神劇”:歷史不容褻瀆

楊洪濤

2015年05月26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抗戰神劇”:歷史不容褻瀆(文藝觀察)

  往輕了說是愚蠢無知,往重了說是解構歷史,褻瀆英靈,“抗戰神劇”這一文化亂象的出現,應該得到足夠的檢視和反思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說長也不長,一些人對那段災難深重的歷史卻已經淡忘,還有少數電視劇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頻頻制造被觀眾稱為“抗戰神劇”的作品,以錯誤的歷史觀念、混亂的敘事邏輯、荒唐的情節設置、夸張的人物塑造和越軌的台詞設計,消費這場人間劫難。

  新近播出的一部抗戰題材電視劇中,男女主人公居然演出了一幕監獄調情、褲襠藏雷的荒唐鬧劇。此前的某些電視劇還出現了“手撕鬼子”“化骨綿掌”等蓋世武功,渲染尼姑與八路軍干部曖昧的情感糾葛,甚至上演了一位少年用彈弓對抗鬼子的手槍並擊穿鬼子身體的離奇橋段。“神劇”還制造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台詞,如“同志們,八年抗戰開始了”“我爺爺九歲的時候就被日本人殘忍殺害了”“八百裡開外,一槍干掉鬼子的機槍手”等等。除了道具台詞的荒唐錯訛外,各式“神劇”,通常將抗戰背景與偶像劇、言情劇甚至武俠劇進行嫁接,主要人物在抗日戰場上開辟情場和秀場,以供劇作編織復雜、糾結、離奇的人物關系。把愛情當信仰,把談情說愛當革命動力,幾乎成為“神劇”的必備戲碼。與此同時,在這些所謂“抗日題材”作品中,眾多的抗日名將和英雄事跡反而難以進入編創者的創作視野,倒是痞子、土匪、小混混常常成為抗日主角,他們以戲謔、玩鬧的情態和粗鄙、油滑的習氣,用消解崇高的方式開啟一段段“打怪獸”式的冒險游戲。

  這些所謂抗戰故事罔顧歷史真實,普遍缺乏嚴謹的創作態度和扎實的史料考証,對抗戰時期的歷史常識和時代特點進行想當然的臆斷和編造。往輕了說是愚蠢無知,往重了說是解構歷史,褻瀆英靈。

  “抗戰神劇”集中反映了當前某些文藝創作者“為人民幣服務”、缺乏專業精神和基本底線的不良傾向。少數“抗戰神劇”的投資編創者為了獲得最大化的商業利潤,毫無原則地在抗戰劇的框架下植入各種所謂“看點”“雷點”和“槽點”,甚至不惜進行“自黑式營銷”,以達到吸引注意力、擴大受眾基數、獲得更高收視率的效果。此外,一些創作者的藝術造詣不深、編創水平不夠,沒有能力拍攝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抗戰正劇,但又覬覦豐厚的市場回報,隻能用奇技淫巧來糟踐歷史。另一方面,在以往的管理環境下,抗戰題材劇可以有效規避其他類型和題材的創作風險,並且能夠較為順利地立項、投資、制作和播出,於是投資方就扎堆進入抗戰劇市場。

  “抗戰神劇”對歷史毫無顧忌地戲仿和拼接反映了歷史教育的缺失。邁進現代化社會的過程中,人們在追逐物質利益和進行精神消費的同時,普遍丟失了歷史教育。一些優秀的文化傳統和古老的歷史遺存被束之高閣,針對抗戰歷史更是欠缺足夠的嚴肅認真的系統教育。一些年輕人“哈韓”“哈日”成風,甚至崇洋媚外、數典忘祖。這些社會現象讓那些隨意褻瀆歷史的創作者有機可乘。因為,即便他們肆意篡改歷史、調侃先烈也不會引來大規模的口誅筆伐,更不會因此丟掉飯碗。

  文藝工作者應當成為時代精神的引領者,但“抗戰神劇”的歷史觀和戰爭觀出現了嚴重的偏失。他們不但對戰爭的殘酷沒有切膚之痛,對民族之殤表現出麻木不仁、無動於衷的心態,也缺乏愛國主義情懷、責任意識和大局觀念,對抗日戰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對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和民族心理缺乏足夠的了解和深刻的認知。不洞悉歷史、不了解戰爭,就不能正確理解抗日戰爭為什麼前后經歷數年之久,不能理解中國人民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和沉重如山的代價。

  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視作品浩如煙海,以我有限的認知,除去“抗戰神劇”外,幾乎沒有哪部在公共平台播出的影視作品以戲謔的方式對待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我們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對民族歷史的正確解讀和積極傳播,尤其需要我們警惕錯誤的歷史觀念和歷史態度給國內觀眾乃至國際輿論帶來錯誤信號。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上,中華兒女奮起抗爭,譜寫了壯懷激烈的民族史詩,樹立了民族解放事業的偉大豐碑,同時也為影視和各類文藝創作提供了堅實大地。歷史題材影視創作應該自覺維護民族尊嚴和歷史正氣,堅守思想品格和藝術情懷,以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書寫這段偉大歷程,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來告慰英靈、銘記歷史。

(責編:潘婧瑤、盛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