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5日08:07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鄧小平訪美期間觀看牛仔表演並獲贈牛仔帽。新華社發
習近平訪問愛爾蘭期間,在綠茵場上“秀腳法”。中新社發
習近平與奧巴馬在中南海瀛台會面。新華社發
李克強與莫迪在天壇出席完活動后散步。中國政府網
李克強訪德期間與默克爾逛超市。中國政府網
在剛剛結束的印度總理莫迪訪華之旅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兩國領導人的“故鄉之約”。大國外交中,除了常規外交活動外,“非常規外交”往往能引發更大的連鎖反應,除了歷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熊貓外交”,誰能想到一盆蘭花都能打開一個外交新局面。會談會見國宴談判外,誰能想到散步、逛超市也能為國與國之間感情的培養增色不少。京華時報盤點歷史上的那些“非常規外交”,看看國與國、領導人與領導人之間的那些“平常事”。
故鄉之約
西安成外國領導人必到之地
前一段時間,古城西安著實火了一把,大慈恩寺、大雁塔、西安古城牆等本就被國人熟悉的旅游勝地,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本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訪華,首站即到訪西安,兌現了一年前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故鄉之約”。
回溯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印首站即到達莫迪的故鄉古吉拉特邦,莫迪全程陪同習近平參觀甘地故居。當時,習近平就邀請莫迪“下次訪問中國時到我的家鄉西安去看看”。
其實,不僅莫迪,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裡莫夫訪華的首站,也是西安。在2013年9月,習主席首訪烏茲別克斯坦,卡裡莫夫總統盛情邀請他到自己的故鄉撒馬爾罕看一看。習近平和卡裡莫夫來到帖木兒家族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大廳藍色和金色相間的穹頂典雅恢弘,體現了烏茲別克斯坦特有的建筑風格。習近平邊走邊仔細察看,卡裡莫夫熱情做著講解。
一幅地圖引起了習近平的注意,卡裡莫夫說,這是一幅古絲綢之路地圖。撒馬爾罕是帖木兒時期的首都,是古絲綢之路的樞紐,那裡是我的家鄉。習近平則指著地圖右邊的一處地方說,那裡是西安,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我的故鄉。
此外,2013年6月29日,朴槿惠就任韓國總統后首次訪華,也曾在西安度過了兩天一夜。對於韓國人來說,西安並不陌生,朴槿惠本人早在2001年就曾來過西安。而2008年11月,中國贈送韓國的兩隻朱鹮的故鄉就是陝西。
文體之路
中美中日因乒乓和圍棋破局
體育作為國際外交的“潤滑劑”,讓嚴肅正式的外交氣氛變得輕鬆活躍起來。它跨越意識形態,開創了一個以人民之間的友誼促動國家之間交流的外交模式。在中美、中日之間,尤其如此。
在周恩來的推動、毛澤東的支持下,中國與美國兩國乒乓球隊互訪等一系列事件的“乒乓外交”,不僅推動了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進程,也加速了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
195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以鬆村謙三為首的日本自民黨眾議員代表團於當年10月來訪。訪問期間,鬆村與陳毅副總理多次對弈,結為棋友。陳毅以朋友的身份向鬆村建議,“圍棋、乒乓球、書法、蘭花都可以交流,不談政治,隻談友好”。鬆村則請求在中日兩國貿易達到一定規模、需要進一步發展時,中國派一個圍棋代表團訪日,以圍棋為突破口推動中日兩國友好交往的發展。陳毅欣然同意。
在鬆村的推動下,1960年,第一個日本圍棋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兩年后,中國圍棋代表團順利回訪。1964年,日本29位著名圍棋手聯合發表呼吁書,號召日本800萬圍棋愛好者參加要求恢復日中邦交征集3000萬人簽名的活動。
器物之用
瓷盤蘭花都曾為外交做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一直都處在東西方冷戰的大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利益,新中國的領導人抓住一切機會、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發展對外交往,那時的外交已體現了靈活策略。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膠著狀態,為獲得蘇聯支持,毛澤東指示要燒制“水滸故事瓷盤”,作為國禮贈送給斯大林。為了充分表達毛澤東的深刻用意,中共中央辦公廳又決定增加江西省委所撰七律序詩盤和“替天行道”楷書跋尾盤,共110隻為一套。瓷盤在江西建國瓷廠燒制,並以中共江西省委的名義贈送給了斯大林。斯大林對這套精美絕倫的“水滸故事瓷盤”非常喜歡,更深諳毛澤東的弦外之音。現在,這套“水滸故事瓷盤”被俄羅斯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日間交往渠道幾乎沒有。酷愛蘭花的日本政治家鬆村謙三謀求以蘭花為媒介,改善中日關系。“蘭花外交”為中日民間貿易從友好貿易發展成為長期貿易奠定了基礎,把中日關系從“民間往來”一舉推向“半官半民”階段,為后來的1972年9月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隨和之舉
牛仔帽和巧克力在美刮旋風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后,鄧小平作為新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美,他的到來隨即在美國刮起了一陣“鄧旋風”,9天時間內鄧小平共出席了近80場會談和會見,參加了約20場宴請或招待會,發表了2次正式講話,並8次會見記者或出席記者招待會,讓美國人第一次近距離領略了新中國領導人的風採,並為之“深深著迷”。
在得克薩斯州一個小鎮觀看牛仔競技表演時,策馬飛奔的馬技表演美女隔著護欄向鄧小平送上一頂牛仔帽,鄧小平欣然戴上牛仔帽並觀看美式牛仔表演。鄧小平頭戴牛仔帽向美國公民揮手致意的友好和自信形象已定格在歷史中,這張相片出現在美國以及華人的各種媒體上。
無獨有偶,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美,當時,習近平與美國副總統拜登在洛杉磯與中美省州長的一場會面儼然變成了一場“蜜”會,在拜登、習近平的帶頭之下,平日正襟危坐的中美兩國的省州長們竟一邊開會一邊吃起了巧克力,算是中美外交史上罕見的一幕。致辭完畢后習近平拿起一塊巧克力先向大家展示了一下,然后塞進嘴裡吃了起來,引得拜登和到場的中美省州長笑了起來。可能是意猶未盡,習近平吃完又拿了一塊吃起來,他還將巧克力傳給其他到場的省州長們,大家人手一塊,吃得不亦樂乎。一位多年觀察中美外交的中國老記者笑言,隻有“朋友之間”才會如此放鬆、自然,甚至可以不用顧及繁冗的禮節。
而在美國的最后一晚,酷愛體育運動的習近平抽出了50分鐘的時間,跟洛杉磯市長一起觀看了一場湖人對太陽的NBA比賽,最后“魔術師”約翰遜贈與了他一件印有習近平英文字母的湖人隊球衣。
特別之宴
習近平多次赴外國政要家宴
去年2月6日至8日,正逢中國春節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俄羅斯索契出席第二十二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赴境外出席此類大型國際體育活動。習近平在與普京會見時表示,俄羅斯舉辦索契冬奧會,中國人民正在歡度馬年春節,可謂雙喜臨門。中俄是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按照中國習俗,鄰居辦喜事,我當然要專程來當面向你賀喜,同俄羅斯人民分享喜慶。
國與國之間正式國宴是規定動作,國事訪問都會安排,“而舉辦家宴不僅說明兩位領導人關系很熟悉和親密,表明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也很密切。”外交部前禮賓司司長魯培新說。
2014年年上合組織峰會在杜尚別召開,習近平參會並訪問塔吉克斯坦,塔總統拉赫蒙特別為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舉行家宴。拉赫蒙總統親自為習主席穿戴上民族服飾塔袍、絲質腰帶和一頂小氈帽。這是當地人對最親密朋友的特殊禮遇。
其實,就任國家主席后,習近平在出訪中多次赴他國領導人的家宴。去年8月,習近平訪問蒙古國,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特意設家宴款待。總統夫人親自下廚,為大家奉上特色美食。2013年9月,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在總統官邸設家宴款待。2013年10月,習近平訪問馬來西亞,納吉布總理夫婦特設家宴,歡迎習近平彭麗媛夫婦。去年3月,習近平訪問德國,德國總理默克爾為習近平夫婦在總理府舉行私人晚宴。除譯員外,無任何陪同人員出席。這也是默克爾首次在總理府為外國領導人舉行私人晚宴。在習近平訪問法國時,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凡爾賽大特裡阿農宮為習近平夫婦舉辦了私人晚宴。
淡然之交
美國庄園會晤中國瀛台夜話
美國加州安納伯格庄園,中國北京中南海。一個是美國總統的度假地,一個是中國領導人的辦公地,將它們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是兩個大國的領導人——習近平和奧巴馬。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拉美三國進行訪問后,應美邀請“即訪”美國。沒有歡迎儀式,沒有禮炮,不打領帶……兩場會晤,一次晚宴,一起散步……習近平同奧巴馬面對面接觸和交流,會晤和交流時間加起來超過8小時。
轉年11月,北京APEC召開期間,奧巴馬訪問中國,他與習近平見面的地方被安排在了中南海瀛台。瀛台橋上,兩國元首憑欄遠眺。
習近平向奧巴馬介紹瀛台歷史,講解中國對改革、民主和對統一的認識,他說:“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對理解中國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進道路很重要。”奧巴馬也很感慨地說:“中美歷史上這一點是相似的,改革總會遇到阻力,這是不變的規律,需要我們拿出勇氣。我更加理解中國人民為何珍惜國家統一和穩定。”
率真之范
習近平愛爾蘭綠茵場“秀腳法”
國家的領導人們也和普通百姓一樣,有自己的愛好,普京樂於借助柔道、冰球、滑雪展示其硬漢形象,奧巴馬喜歡打籃球昭示總統的率性隨意,而習近平對足球情有獨鐘。
習近平也是個球迷,他毫不掩飾對足球的熱愛,新華社的通訊裡也少見地提到他甚至會半夜爬起來看球賽。
在德國他穿上勒沃庫森10號球衣,在英國他接受了卡梅倫英格蘭隊戰袍,在荷蘭他與范德薩親密交談,在美國他承認是小貝的粉絲,在法國他提起了國足新帥佩蘭,在墨西哥他感謝了米盧。
而最拉風直到現在也被球迷津津樂道的還是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愛爾蘭時,在都柏林參觀愛爾蘭蓋爾式運動協會總部,穿著長風衣和皮鞋,走上球場草坪一試身手,踢起足球秀腳法,那一腳也成為了習近平熱愛足球最帥的見証。
平民之真
領導人逛超市也會玩自拍
沒有“自拍神器”能不能拍出“范兒”來,回答是可以的,制造這個“奇跡”的人來頭有點兒大。
今年4月22日,習近平出席萬隆會議期間,大印尼行動黨副主席在社交網絡上晒出兩張習近平與印尼當地官員的自拍合照,被網友稱為“和藹可親、萌萌噠”。轉眼到了5月15日,莫迪訪華,與李克強總理在天壇參加活動,莫迪邀請李克強在天壇前自拍,並在微博上晒出了照片。
去年10月,李克強繼續在德國首都柏林的訪問行程,一天之內12場正式活動,交流時間近十小時。默克爾對李克強的訪問非常上心,所有日程親自審定,默克爾還“見縫插針”地精心安排了一些“特別”活動。共見記者后,兩國總理來到德國一家連鎖超市,這也是默克爾常光顧的。在一個擺滿明信片的架子前,李克強停下腳步,打算選兩張明信片送給自己的夫人和女兒。默克爾在一旁熱心地參謀:“這個怎麼樣?這是好運的意思,得到這張卡片的人會走運,可以寄給您的女兒。另外這張比較適合您夫人。”結賬時,作為東道主的默克爾還搶著付款。
慶生之樂
多國元首出席最強生日聚會
生日party誰最強?讓我們來看看出席的嘉賓都有誰?壽星老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蛋糕,印尼總統蘇西洛彈琴,怎麼樣,這個陣容足夠強大吧。
2013年10月7日,APEC峰會在印尼召開,領導人們齊聚一堂,而當天正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生日。主辦方提議,在繁忙的會議間隙,給普京過個生日。參會的政要們提前就接到了印尼總統蘇西洛的邀請,准備好一展歌喉為普京獻上一份意外的驚喜,而蘇西洛更是親自在現場為普京彈起了吉他。當天,習近平向普京贈送了生日蛋糕,兩人共飲伏特加,“喝的時候就著三明治,像大學生一樣。”事后,普京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如是說。
去年1月29日,韓國總統府收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的親筆信,習近平在信中祝賀朴槿惠62歲生日快樂。去年9月17日,習近平到訪印度,第一站就來到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為莫迪慶賀生日。
□解讀
特別活動由領導人拍板
外交部前禮賓司司長魯培新表示,近年來,“非常規外交”活動在外事活動中越來越多出現,有些是外交部禮賓司的創意,有些則是領導人根據自身喜好和實際需求進行敲定,最終都要經雙方外交部給予傾力配合和安排。在具體安排中考慮到環境氛圍要輕鬆自由,地點的選定也會有所考量,有時甚至會結合一定歷史淵源。行程安排中有一些特定創意需要保持密切溝通,一般出訪時安排的行程沒有特殊情況都會配合對方國家的安排,中國自己安排的行程也會結合自身考慮,外交部一般需要口頭跟領導人秘書處通報一下,原則上都可以順利通過。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也表示,“非常規”外交特別之處就是減少正式官方色彩,更像領導人之間的交流,但實際上談的都是重大的國是問題,形式比較輕鬆,更加自由活潑,雙方感情上更加容易投入。馬振崗說,這些工作不光是外交部來做,領導人自己也會給予很好的意見,最終由領導人拍板決定,儀式安排由外交部禮賓司來操作,涉及的兩國話題由雙方外交部政策司或相關機構來安排。
“非常規”手段不能低估
魯培新表示,外交“常規”手段包括歡迎儀式、正式會面會談、簽署協議、演講、國宴、國際會晤等形式,根據交往對象的不同和實際情況,要進行一些更加細致親切的安排,根據需要融入一些“非常規”手段。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常規的手段包括國宴,但將家宴和國宴結合到一起,就是非常規手段,家宴放在領導人的故鄉這又超出了常規。另外,兩國領導人一起與群眾互動屬常規手段,但逛超市搶著付賬就比較特殊。領導人一起參加活動是常規手段,但 “自拍大頭照”還發到微博上,這種手段也十分罕見。國際場合外交活動中,趕上某個領導人生日、某個國家重大慶典,講話中表達祝福是常規手段,但跟朋友一樣送個蛋糕唱首歌,也是“非常規”的表現。
魯培新認為,從政治角度來看,這些“非常規”手段都是為了整個外交方針服務的,這是外交新常態下的一種現象,不能低估它的存在,它是官方形式的補充。這種互動不僅是兩國領導人的互動,更是兩國人民的互動,體現了兩國深入人心的友好關系。(記者 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