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雙周座談會聚焦黑土地保護 協商議政“接地氣”--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高層動態

政協雙周座談會聚焦黑土地保護 協商議政“接地氣”

2015年04月10日19:2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程卓 李志暉)全國政協9日下午在京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加強黑土地保護”問題協商議政、建言獻策。今年兩會期間,這一議題在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所作的工作報告中被兩次關注。

委員們認為,加強黑土地保護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一是科學謀劃、統籌推進﹔二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三是推進改革、創新機制﹔四是強化科技支撐、政策扶持。一些委員還對黑土地保護提出了五項具體舉措建議。

俞正聲主席主持會議並和與會者交流討論。除了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有關負責人也出席了座談會。

座談會主題和內容十分接地氣——在圍繞“加強黑土地保護”問題展開的討論中,發言涉及從轉變耕作方式、農村產權制度到糧豆輪作、糧草輪作、秸稈還田等與土地和基層農民密切相關的諸多話題。

這些來自田間地頭並經過深入調研所提出的建議,都圍繞調動農民的保護積極性這個核心問題,並指向了一個關乎全局的命題——確保把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全國政協非常關注黑土地保護問題。此前,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曾就我國黑土地保護問題開展專題調研。事實上,當前國內黑土地保護形勢的確不容樂觀。

黑土地是不可多得的獨特優質寶貴資源。中國東北黑土地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大黑土區之一,面積約103萬平方公裡,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供給基地。加強黑土地保護,關系到我國糧食安全、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然而,由於長期大規模、高強度的開墾,近年來黑土地資源退化趨勢明顯,量在減少、質在退化。曾經被形容為“插根筷子能發芽”般肥沃的東北黑土地,每生成1厘米厚度需要數百年時間,現在卻在以每年0.3到1厘米的速度流失。一些地區黑土層的厚度由原來的60至70厘米減少到20至30厘米。一些土地的化肥使用量比二三十年前增加了近一倍,黑土層越來越薄,營養越來越少,就像得了“貧血症”,加強黑土地保護已刻不容緩。

中央對黑土地保護非常重視。此前發布的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業生態治理,開展“東北黑土地保護試點”。

在9日的雙周座談會上,與會者發言從加強立法規劃、轉變黑土地耕作方式、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技術創新、加強政策創新和落實、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等不同角度,為保護寶貴的黑土地建言獻策。

經過不斷探索,全國政協座談會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其越來越顯著的特點是:從關系全局的具體問題入手,選准一個切入點,真正把它研究透,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切實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去年,全國政協就化解產能過剩、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保護等舉辦19次協商活動。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的政協雙周座談會,將更加識民情、接地氣,以其內容廣泛、議題具體、氛圍民主、討論深入、成果豐富的優勢,打造政協協商民主經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

(責編:王吉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