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我們日常面臨的多是基層行政執法人員,屬於老鼠、蒼蠅、跳蚤、小貪小腐的那一類。但正是這類直接面對企業的‘小鬼’,經常扮演著企業殺手的狠角色。”在10月15日中紀委與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家的座談會上,民營企業家蔡曉鵬痛快地“放了一炮”。他代表很多處於產業鏈低端的廣大從事農業和食品行業的小微企業家,痛陳某些基層行政人員對企業的層層盤剝,也講述了此類企業輾轉生存的艱難。轉眼快過去兩個月,蔡曉鵬12月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不是發牢騷,而是希望促進制度改革,不光是要解決個案問題,更希望形成對整個社會的良性推動。
9000字發言稿痛陳“國缺廉律,鼠輩猖獗”
蔡曉鵬,全國工商聯農產商會代表,北京金百瑞果苑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今年64歲,中國人民大學78級法律系本科畢業生,早年曾供職商務部、農業部,后辭職從事企業經營,媒體披露其早年有與王岐山共事經歷。
在中紀委的座談會召開一個多月后,蔡曉鵬整理的發言稿開始在網絡上快速流傳。在發言稿中,基層執法部門種種不端行為被他喻為“鬼子進村”“半夜雞叫”“土匪”“地痞流氓”等等。他披露,其公司一工廠花了一年多時間才完成400多項審批文件,但2013年因原QS生產許可到期被迫停產,轉由河北省代工。另,公司二審通過批准的“果醬”項目,耗時兩年半,直接成本200萬元,而停產造成的間接損失數以千萬計。蔡曉鵬厲喝:誰應埋單?!
輿論都指蔡曉鵬發言尖刻、直接、大膽,他自己也承認。“那種情況下容不得你不尖刻,大家都很尖刻,但是隻有我講話比較接地氣,‘鬼子進村’也是我說的。”蔡曉鵬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發言的時候,會議組織者提醒他,“快翻篇吧”。蔡曉鵬說:“他們怕我進一步引申,因為他們也擔心我會走火,另外后面還有很多人要發言,但發言時間太有限了。”
蔡曉鵬准備的發言素材中甚至包括了發票等相關票據,以備中紀委官員質詢。與其他11位座談會企業代表的泛談觀點相比,蔡曉鵬顯得用心良苦。座談會之后,工商聯和中紀委向蔡曉鵬要發言稿,他答應回來整理之后再向上遞交。到11月下旬,網絡上以及微信上開始大量轉發這篇文章——《蔡曉鵬:我在中紀委座談會說了什麼》。在這篇文章中,蔡曉鵬將整理后的發言稿冠題為《國缺廉律 鼠輩猖獗》。
推薦閱讀: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