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通衢東盟 擁抱世界(絲路觀察)--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建設“海上絲綢之路”門戶港和樞紐城市 

欽州:通衢東盟 擁抱世界(絲路觀察)

本報記者  王明浩  龐革平  謝振華  王雲娜

2014年09月17日06: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欽州新貌。
  王 平攝

  圖①:貨輪駛入欽州港。
  翟可雋攝
  圖②:欽州保稅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
  曾開宏攝
  圖③:美麗的欽江第一灣。
  韋嬈妍攝

  日新月異的欽州港。
  韋 彭攝

  掃描二維碼
  看更多內容

  欽州市

  欽州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海岸線長562公裡,距廣西首府南寧100公裡,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樞紐,中國坭興陶都、中華白海豚之鄉,民族英雄馮子材、劉永福的故裡。

  

  船行欽州三娘灣,白海豚不時躍出水面,弄潮嬉戲﹔極目遠眺,碧海上,巨輪破浪疾行,在欽州港進進出出﹔灣畔,集裝箱如山堆積,橋吊林立,貨如輪轉,百舸待發。好一派繁忙景象!

  伴著北部灣激越的濤聲,欽州這座嶺南古城,日益煥發出時代的光彩:

  緊緊抓住北部灣開放開發的歷史性機遇,欽州大力實施“建大港、興產業、造新城、強科教、惠民生”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實現“撐竿跳”式跨越發展,一舉從祖國的邊陲躍升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窗口和門戶、從對外開放“末梢”變成面向東盟合作的重要樞紐平台。

  “欽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更是海上絲綢之路最繁榮的唐宋時期的重要對外貿易港口。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讓欽州迎來又一重大戰略機遇。”市委書記肖鶯子篤定地說,“欽州將充分發揮港口、平台等多重優勢,努力打造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港和樞紐城市。”

  面向世界:億噸大港通聯全球

  鋪開亞太地圖,欽州區位可謂得天獨厚:雄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毗鄰粵港澳,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

  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把位於“東京灣之頂,中國海岸之最南端”的欽州港規劃為“南方第二大港”。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欽州長期“有海無港”,隻能“守著大海吃農業飯”。

  1992年,中央作出“充分發揮廣西作為西南地區出海通道作用”的戰略決策。欽州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作出開發建設欽州港的重大決策。

  可欽州港建設沒有列入國家計劃,建港沒有任何資金補助。

  欽州人很清楚:欽州的發展,潛力在港,后勁在港,未來在港!

  沒錢,怎麼辦?咬緊牙關、勒緊褲帶,自己籌。

  捐款集資建設欽州港活動一開始,對港口渴望太久的市民,紛紛響應,捐資獻物。在較短時間內,欽州籌到寶貴的建港資金6000多萬元。

  1992年8月,欽州港在期待和歡呼聲中破土動工。14個月艱苦奮戰,欽州硬是在連綿起伏的山頭上辟出了一條進港一級公路,硬是在一片荒蕪的海灘上建成了兩個萬噸級碼頭泊位。自此,欽州揮別“有海無港”歷史。

  4年后,欽州港設立省級經濟開發區﹔步入新世紀,特別是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大潮中,欽州港迅猛發展,並不斷向著“大型化、深水化、專業化”邁進﹔2009年,欽州港吞吐能力突破5000萬噸,昂首跨入大型港口行列。

  在欽州保稅港區大欖坪海岸,並肩聳立著兩棟特別的建筑,一紅一白,別具一格。紅色建筑,被稱為“歐洲小鎮”,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進口酒類集散地﹔白色建筑,則是全國第五個整車進口口岸的國際汽車城。

  誰能想見,幾年前,這裡還是汪洋一片。頑強的欽州人,以“精衛填海”的精神吹沙填海,創造了“一天造地40畝、一天海上修路600米、七天建一層樓”的“欽州速度”。

  因港而興,因海而榮。憑著“愚公移山”和“精衛填海”精神,欽州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向著中山先生描繪的中國“南方第二大港”的宏偉藍圖闊步前行。目前,欽州港已建成30萬噸級航道,以及包括8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在內的萬噸級以上泊位近30個。

  “今年,30萬噸油碼頭將建成運營,欽州港將成為全國少有的能進出30萬噸級巨型船舶的大港,港口吞吐能力將超1億噸。到2020年,力爭港口吞吐能力達到2億噸、吞吐量達到1.5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800萬標箱、吞吐量達到500萬標箱,基本建成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和北部灣集裝箱干線港。”肖鶯子自豪地說,欽州港已開通至香港、台灣、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的班輪航線,並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港口建立了業務關系,成為中國西南、中南地區生產要素連接世界大市場的重要通道。

  開放平台:“廣西最多、全國少有”

  一側是馬來西亞的標志雙子塔,一側是欽州的標志白海豚,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中馬大門的雕塑傲然矗立。金秋9月,驅車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但見工程機械往來穿梭,建設熱潮扑面而來。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是中國與馬來西亞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個園區,也是繼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后我國第三個中外兩國政府合作的園區。園區規劃堪稱大手筆:總面積55平方公裡、人口50萬,一期開發就逾15平方公裡!

  “我們將把園區打造成中馬兩國投資合作旗艦項目,帶動兩國產業集群式發展。園區將重點圍繞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努力打造先進制造基地、信息智慧走廊、文化生態新城、合作交流窗口。”站在園區巨大的沙盤模型前,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范力的眼中充滿希望。

  慧寶源生物制藥、中馬糧油(棕櫚油)加工、馬來西亞清真食品產業園等3個首批入園項目正抓緊建設,並將於今年陸續投產﹔此外,北斗產業園、東盟雲谷、中馬硅谷、燕窩食品加工等一批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產業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洽談,投資額超過千億元人民幣。

  花開並蒂,互補互惠。在與欽州隔海相望約1200海裡的馬來西亞關丹,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姊妹園——馬中關丹產業園,建設也在如火如荼進行。

  離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不遠處,是欽州另一大開放合作平台——欽州保稅港區。走馬港區的外貿碼頭,隻見來自印尼、越南等地的“海運煤”“海運礦”源源不斷地運入。去年,港區進口來自澳洲、南非、印尼等國家的金屬礦石187萬噸,同比增長70%。這裡,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錳礦交易市場及南方重要的礦石集散基地。

  “家門口就可以出口,十公裡可以退稅”。欽州保稅港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是我國西部沿海地區唯一的保稅港區,是我國距東盟最近的保稅港區,具有口岸、加工、物流三大功能,享有保稅、退稅、免稅三大政策。

  “2011年一期項目正式封關運營以來,保稅港區已成長為我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原油進口口岸和進口汽車、紅酒交易中心。”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曹坤華介紹,今年1至7月,保稅港區貨物吞吐量完成1096.3萬噸,同比增長23%﹔進出口總額13.3億美元,增長1.02倍。

  今年8月28日,保稅港區二、三期正式通過驗收。曹坤華介紹,保稅港區將創新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離岸金融、融資租賃、期貨交割等對外貿易業務,進一步建設我國面向東盟的加工貿易重要承載地、外資進入北部灣經濟區首站等功能平台。

  2008年以來,欽州先后獲得欽州保稅港區、欽州保稅港區整車進口口岸、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國家級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等5個國家級開放合作平台。“廣西最多、全國少有,為欽州深化拓展以東盟為重點的開放合作,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平台與載體。”市長李新元說。

  追逐夢想:創建“海上絲路”門戶港和樞紐城市

  當不可復制的港口、區位優勢與眾多的開放大平台融合疊加,欽州蟄伏已久的發展潛力源源而出:

  中國石油、國投電力、印尼金光集團、中糧集團等特大型企業紛至沓來﹔石化、造紙、能源、冶金、糧油加工和現代物流等支柱產業強勢崛起﹔集“江、海、湖、山、島”於一體的濱海新城初露崢嶸﹔億噸大港、千億產業、縣域工業大突破……

  外貿進出口總額、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居全區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27.4%,排全區第二位﹔GDP增速、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總量名列全區前三……今年上半年,欽州經濟社會發展延續著“‘撐杆式’跳高 、‘躍升式’發展”態勢。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戰略,讓欽州的發展拓展了“造夢空間”。

  2000多年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開啟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欽州的合浦,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現在,東盟國家是欽州最大的出口市場和主要進口來源地,2013年欽州對東盟的出口總量位居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第一。

  李新元介紹,欽州將進一步推進與東盟國家在航運物流、產業、旅游、文化、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以東盟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格局,將欽州打造成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港和樞紐城市。

  事實上,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欽州已經先行先試。

  “目前,欽州港12個作業區、121個碼頭泊位獲批全部對外開放,同時以欽州為基地建設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的建設已經啟動,我們正在積極規劃申報北部灣自由貿易港區。”李新元說,欽州正加快構建以欽州為基地、覆蓋東盟國家47個港口城市的航線網絡,“今年底,欽州港將重點開通至東盟國家主要港口班輪航線,並啟動建設中國—東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建立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機制機構”。

  “在建設北部灣自由貿易港區方面,欽州將在金融創新、貿易和投資合作、監管模式、行政管理等領域開展先行先試,探索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模式。”肖鶯子表示,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過程中,欽州將充分發揮處在東盟與西南中南地區貿易節點的優勢,建設中國—東盟農產品大市場、中國—東盟國際商貿城、北部灣國際汽車城等一批面向東盟、服務西南中南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跨境金融業務為重點,創新發展離岸金融、航運金融、貿易金融、汽車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務,爭取引進設立中國—馬來西亞合作銀行、中馬証券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財務中心等專業金融機構,建設面向東盟的進出口商品交易集散基地和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

  “此生無計作重游,五月垂丹勝鶴頭。為口不辭勞跋涉,願風吹我到欽州”。一代國畫大師齊白石晚年曾三顧欽州,留下這般感嘆。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大背景下,區位獨特、優勢獨具的欽州,必將吸引更多關注與期待的目光。

  風勁帆滿海天闊。通衢東盟、擁抱世界的欽州,正破浪前行。

  

  版式設計:李姿閱

  人民網共享絲綢之路專題鏈接: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8215/373565/386893/index.html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17日 13 版)

 

(責編:袁勃、王吉全)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