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十問公務員工資改革”系列之五

公務員工資水平應依據什麼標准制定?

人民網 劉茸

2014年09月15日00:0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公務員工資,一直是輿論熱點話題。目前,我國約有700多萬公務員。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工資制度,影響的顯然不只是公務員的個人福祉,更關系到國家的治理體系與成效。現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施行於2006年,缺陷日益凸顯,改革亟待破局。一邊是基層公務員為收入低對媒體大吐苦水,一邊是公眾對公務員福利待遇的各種“吐槽”,到底是哪些因素掣肘公務員工資改革?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怎麼改?在收入分配改革全局中應處於怎樣的方位?對此,人民網特別推出“十問公務員工資改革”系列報道,與網友一起探討。

現行《公務員法》對公務員工資水平的表述隻有兩句話:“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國家實行工資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並將工資調查比較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

實際上,在表決前的草案中,還有一句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與企業相當人員的工資水平基本平衡”。因為許多代表提出,公務員的層級比較多,企業人員的層級比較少﹔企業有效益好的,也有效益差的,收入差距很大,公務員的工資與企業人員的工資很難做到基本平衡。因此,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建議刪去了上述語句。

最終,確定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就剩下“工資調查制度”。法律於2006年規定的這項制度,至今還沒有在國內真正實現,因此現行公務員工資水平實際上缺乏一個法定的、明確的標准。

尤其,法律在公務員工資水平與“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之間的相對關系上用語模糊,既未說高於,也未說低於,還刪去了近似“等於”的用語。在這個問題上的民間意見也相當不統一:有認為公務員工資應當基本等同於社會平均工資的,有認為應該略高於的,還有認為不應超過這個水平的。

專家觀點: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工資福利研究室主任何鳳秋:

公務員工資與企業員工工資本質相同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工資福利研究室主任何鳳秋認為,公務員工資水平高低是一個相對問題。任何工資制度的建立必須首先確定參照系,在確定和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時,也要有一個客觀的參照標准。

 

分享到:
(責編:袁勃、唐述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