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僑聯舉辦第五次“僑之聲”議政沙龍活動
近年來,哈爾濱市高層次留學人才回鄉創業的人數迅速增加,已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生力軍。為更好地為這些新歸僑做好創業服務,6月5日,哈爾濱市僑聯舉辦了“第五次‘僑之聲’議政沙龍暨海歸新僑企業調研”活動,組織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0余人深入焦視眼科醫院、派特森英語學校實地考察、召開調研座談會,深入了解新僑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新僑企業快速發展獻計助力。哈爾濱市僑聯副主席霍源洲、陳偉民,秘書長、黨組成員申建平參加。
在焦視眼科醫院,董事長焦宏偉簡要介紹了回國創業經歷。他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僑聯組織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和市僑聯共同開展的“僑心送光明”活動,已為2200多位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在市僑聯和市僑商會的共同努力下,我院連續兩年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資金,在實現企業社會價值的同時有效宣傳了企業,樹立了良好企業形象。在派特森英語學校,校長楊楊作為80后新歸僑代表,自2008年從英國回鄉以來,先后開設了4家派特森英語學校、創辦了地鐵報、引進了快樂檸檬飲品店和賽百味快餐店等多個項目,目前年營業額過億。針對新僑企業如何與國外接軌,楊楊校長建議新僑企業盡可能結合我市實際引進國外已經成熟的品牌、經營模式和發展思路,進一步提高企業發展速度。在交流中,強勢教育校長尹智介紹了學校發展過程中的定位和優勢,提出了新歸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大家無不贊嘆新僑企業發展速度之快、經營理念之新、取得成績之大。
哈爾濱市僑聯副主席霍源洲表示,一定要盡僑聯所能幫助新僑企業發展壯大,讓他們迅速成長,為哈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秘書長申建平表示,新僑工作是今年僑聯工作重點,將通過開展我市“回國創業優秀新僑”評選活動﹔命名具有代表性的僑屬企業為“新僑創業(就業)示范基地”﹔ 聘請僑界知名人士、高校專家等為“新僑回國創業導師”、創建“海歸俱樂部”助力新僑快速發展。僑界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表示,將圍繞新僑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撰寫提議案,加大扶持新僑力度。
一行人還參觀了焦視眼科醫院、派特森英語學校和哈西萬達,對新僑企業發展和哈爾濱市新地標有了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