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華人媽媽們在教育孩子方面花了很大精力。(澳洲新快網)
拼爹、拼媽、拼教育、拼學區房……當子女教育成為新一波中國移民潮的重要驅動力,“00后”中國新移民便背負著父母的殷切期望,被貼上了“拼”字的時代標簽。
“拼”一代不僅“拼爹”更“拼媽”,媽媽在海外全職陪讀成為一大特色﹔為了給“拼”一代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拼”字輩的父母們大手筆拼名校、爭相熱購海外名校學區房。上緊了發條一般繃足了勁兒為孩子各種“拼”的同時,父母們似乎尚無精力反思,高調的“拼”姿態介入當地社會是否能接受?為了享受優質教育把孩子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又值不值得?
華裔重教育傳統致“拼”勢全面鋪開
教育移民是中國申請人選擇移民人數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不少華人家庭來說,移民的重要目的就是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拼教育成為許多移民家長的戰略首選。
華裔家庭普遍注重家庭教育,在教育上投入大量時間及精力,中國古來就有“孟母三遷”的佳話,而華人選擇居住的地區,也大多是好學區。不少華裔移民表示,他們不惜千裡迢迢搬到學區內買房,為的就是讓孩子上當地的好學校。
中國買家們紛紛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歐洲一擲千金去抄底,掀起一輪輪海外置業旋風。一項調查顯示,超半數買家購買境外豪宅是出於子女教育考慮。為了提高孩子在國外學習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入手全球大學城的高端房地產。一些中國買家利用入手的大學城高端房地產物業來滿足上大學對居住的要求。此外,豪宅也可以給他們的孩子提供比住大學宿舍更好的選擇。最重要的,許多人希望投資房地產可以幫助支付孩子高昂的大學學費。隨著中國買家海外投資買房熱潮愈演愈烈,學區房的拼搶異常火爆,甚至有澳洲華人為搶購墨爾本名校學區房,多付20萬在所不惜。
全職母親陪讀新移民 “拼媽”說流行
近期,隨著全職媽媽的不斷增多,華人社會上繼“拼爹”之后也流行起“拼媽”的說法。在悉尼的華人社區,大多數送孩子上學的都是媽媽們。
談起“拼媽”這個話題,不少華人媽媽表示,在這移民的生活環境裡,“媽媽們要會開車,因為需要接送孩子上學和參加各類興趣補習班﹔身體要好,因為沒有老人看管保姆幫忙,夫婦雙方如果一人病倒全家都會亂套﹔形象要佳,以身作則,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先把‘你自己’練成什麼樣的人﹔廚藝要好,因為孩子天天都要帶午飯上學﹔溝通能力要好,不單和孩子溝通,還要和學校的老師溝通,這一切,以英文口語佳為前提。善於學習,因為要不斷吸收新鮮育兒觀念、提升自己,儲備更高級的‘拼媽’資本。”一些華人媽媽如是說。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一項數據顯示了“拼媽”的激烈程度:盡管近些年來外國出生的全職母親和美國本土出生的全職母親都有增長,但移民媽媽有四成(40%)在家帶小孩,美國本土出生的媽媽這一比例僅為2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