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通知,《2014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已經國務院同意,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工作要點》表示將針對突出問題,組織專項行動。打擊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違法廣告,以及銷售假劣藥品、農資等違法行為﹔開展打擊假劣汽柴油專項行動並依法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同時將繼續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開展“質檢利劍”打假行動﹔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違法行為等。
《工作要點》明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三年工作任務,推進信用信息公開與共享,探索在打擊侵權假冒重點領域對失信行為責任人實行行業禁入。加快建立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法人和其他組織信用代碼制度。建立違法違規經營主體及其法定代表人、經營者、直接責任人的“黑名單”,依法開展重點監管。
《工作要點》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納入“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將侵權假冒突出問題納入綜治工作領導責任查究、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治安突出問題排查整治的范圍,開展2013年度省(區、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績效考核,制定2014年度績效考核辦法。
以下為《工作要點》全文:
2014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
2014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圍繞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執法打擊,深化改革創新,健全長效機制,為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一、針對突出問題,組織專項行動
(一)嚴厲打擊利用網絡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打擊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違法廣告,以及銷售假劣藥品、農資等違法行為。對網絡文學、音樂、影視、游戲、動漫、軟件等重點方面,以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網絡出版物、圖書等重點產品,深入開展“劍網行動”,重點打擊通過移動互聯網和利用機頂盒、電視棒實施侵權盜版的行為。加強對互聯網視聽節目網站,以及以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為載體的網絡文化產品的監管,依法取締非法視聽節目網站,規范互聯網傳播作品的版權市場秩序。以大型購物網站、網上售書平台等為重點,加大對網絡商品交易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強化對網絡接入服務商、域名注冊服務商、信息服務商經營行為的監管。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及時刪除侵權假冒有害信息,依法關閉、屏蔽違法違規網站。建立國際多雙邊聯合監管執法工作機制,打擊利用互聯網跨境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犯罪行為。
(二)開展打擊假劣汽柴油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原油加工和汽柴成品油生產、儲運、銷售等環節存在的低於法定標准生產加工、摻雜使假、缺斤短兩等違法行為。2014年上半年在京津冀地區特別是三地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集中開展加油站專項整治,2014年下半年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此項工作。
(三)依法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對以盜竊、利誘、脅迫等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以及違反約定或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要求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許第三方使用權利人商業秘密等違法行為,要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完善相關制度,加大投訴處理力度,依法保護企業提交技術資料中的商業秘密。依法審判並公布侵犯商業秘密典型案件。
二、圍繞重點領域,開展集中整治
(一)繼續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以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農機等產品為重點,圍繞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重點農時,對農資主產地區、小規模經營聚集區等重點區域加強監督檢查,深挖假劣農資制售源頭,查處制假售假以及無証照生產經營、挂靠經營、超范圍經營等違法行為。完善農資質量追溯體系,加強農資質量檢測,對不合格的農資堅決採取下架、退市、召回等措施。
(二)開展“質檢利劍”打假行動。圍繞建筑材料、汽車配件、手機、兒童用品等重點商品,部署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強對生產聚集區的集中整治。強化對有機產品認証的后續監管,打擊假冒有機產品虛假認証行為。嚴厲打擊進出口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
(三)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違法行為。打擊藥品生產企業使用化工原料和不合格輔料、包材生產藥品違法行為。開展醫療器械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查處虛假注冊申報、違規生產、非法經營、夸大宣傳、使用無証產品等行為。加強中藥材市場監督檢查,嚴肅查處藥品生產企業非法使用中藥提取物行為。
(四)打擊流通領域銷售不合格商品違法行為。以家用電器、燃氣灶具、壓力鍋、筆記本電腦、眼鏡等為重點,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開展電視購物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銷售質量不合格商品行為。
(五)打擊侵犯商標權違法行為。嚴格商標授權、確權案件審查時限管理,統一審理標准,完善審理程序,提高審理效率,防范和遏制惡意搶注商標行為。加強對商標代理機構的監管,規范代理行為。以馳名商標、涉外商標等為重點,查辦跨區域、大規模、社會公眾反映強烈的侵權案件。以農資、建筑材料、汽車配件、家具等商品為重點,集中打擊仿冒知名商標、包裝、裝潢等違法行為。
(六)打擊侵犯著作權違法行為。推進全國印刷復制委托書網絡備案核驗平台建設。打擊針對含有著作權的標准類作品和書法作品的侵權盜版行為。開展印刷復制監管專項行動,嚴肅查處盜版教材教輔出版物、暢銷書、工具書、影視劇和音樂作品等違法行為。
(七)打擊侵犯專利權違法行為。開展知識產權執法維權“護航”專項行動,加大對民生、重大項目和優勢產業等領域專利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開展大型商業場所、展會與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工作。加大對專利糾紛的調處力度與對假冒專利的查處力度。
(八)打擊侵犯植物新品種權違法行為。開展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專項行動,全面開展品種清退工作,加強對制種基地調出種子的監管,確保種子質量和品種真實性,打擊品種套牌侵權和無証生產種子違法行為。以重點工程造林用種苗和種苗交易市場、集散地為重點,開展林木種苗質量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嚴厲打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
(九)打擊侵犯其他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查辦侵犯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以及中華老字號等知識產權違法行為。
(十)加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完善口岸貨物侵權風險監管措施,升級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執法系統,加強知識產權權利備案管理,查處進出口侵權貨物違法行為。
(十一)推進軟件正版化。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3〕88號),加強督促檢查,鞏固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做好2014年正版軟件採購網產品的選型入圍工作。推動將辦公通用軟件納入各級政府集中採購目錄,擴大正版軟件集中採購規模。以國有企業、大型金融機構和新聞出版企業為重點,深入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鼓勵和指導企業加強軟件資產管理。開展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培訓。開展計算機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專項檢查。
三、加強刑事司法,嚴厲打擊犯罪
(一)加強刑事打擊。開展集群戰役,鏟除鏈條化、產業化犯罪網絡,嚴厲打擊危害民生和社會公共安全的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
(二)加強檢察監督。開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強化對相關領域制假售假犯罪的批捕、起訴和訴訟監督。以侵權假冒領域瀆職犯罪為重點,開展預防和懲治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職務犯罪專項工作。
(三)依法開展審判。依法加強對侵權假冒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犯罪案件的審判工作,加大罰金刑適用力度,剝奪侵權人再犯罪能力和條件。組織對大案要案進行庭審直播。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