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証委員審核獨立性
委員以個人身份出席會議,對重組委的審核結果,証監會不發表意見,也不能進行干預
兩個小時的審核會議很快結束了。不過,會前會后的工作卻遠不止這些。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整個流程究竟是怎樣,証監會上市公司監管一部工作人員對此都給予了詳盡解答。
並購重組審核要歷經哪些環節?
據介紹,整個流程包括受理、反饋、上會、審結等環節。其中,“上會”環節就是提交並購重組委進行審核。
上市一部一位審核人員描述了他日常的工作狀態。在拿到申請材料后,他一般要用5到10個工作日進行初審。原則上每周的反饋專題會主要討論初審中關注的問題、擬反饋意見等。反饋專題會后,審核人員修改反饋意見,並按程序告知、送達申請人。
自受理材料至反饋意見發出期間為靜默期,審核人員與申請人之間不會有任何形式的溝通交流。靜默期結束后,証監會審核人員才可以與申請人、中介機構有適當的溝通。反饋意見落實后,審核專題會討論反饋意見的落實情況,討論決定重大資產重組申請是否提交並購重組委審議。
上市一部工作人員特別強調,從審核專題會確定上會企業,到審核結果公示前,上市公司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期間不會出現上市公司股價波動的情況。
並購重組委委員如何確定產生?
並購重組委委員由証監會外部有關專家和証監會內部的專業人員組成,總數不多於35名,其中証監會人員不多於7名。每次召開重組會前,需要聯系15到20名委員,並逐一進行回避排查,最終確定5名參會委員名單,安排會議場所,公示參會委員名單,這些工作都要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委員以個人身份出席會議,獨立發表審核意見並行使表決權。對重組委的審核結果,証監會不發表意見,也不能進行干預。
茅劍剛委員告訴記者,每次參加重組會前,他會用兩天時間審核材料,重點關注交易各方是否合法、定價公允性、申請材料的完備性、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完整性等等。在會前,委員之間不碰面,也不交流,都是獨立審核,隻在會中進行討論。
重組會的哪些信息可以公開?
目前,重組會已經實現會前會后全過程信息的公開透明。會前,參會委員確定當日,在証監會網站發布公告,披露參會委員名單、無法參會委員名單、並購重組申請人及審核類型等信息。會議結束當日發布公告,披露審核結果及審核意見。審核結果分為通過、未通過兩類,通過的又分為有條件通過和無條件通過。有條件通過,表明審核意見具有前置條件需要落實。比如,此次科達機電重組獲得有條件通過,在當天的審核結果公告中,就要求申請人根據重組預計完成時間,完善業績補償協議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