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滴血認“曹” ——曹操家族DNA破解尋蹤(組圖)【2】

2013年12月03日11:00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滴血認“曹” ——曹操家族DNA破解尋蹤(組圖)

  曹操沒有后人?

  韓昇和李輝第一次撒出的網,並沒有如願捕到魚。

  在茫茫人海裡尋找曹操后人,就像大海撈針一樣,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曹操后人在浩瀚的歷史文獻記載中早已被淹沒掉了。

  一個很可能讓研究夭折的問題浮現出來:曹操有后人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個項目就徹底“擱淺”了。

  但作為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的韓昇,堅定認為曹操是有后人的。

  根據《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記載,曹操的嬪妃除了原配丁夫人無子嗣外,共育有二十五男。其中比較廣為人知是曹丕、曹植、曹沖。在族系延續中記錄最詳細的,自然是后來登基做了皇帝的曹丕這一脈。

  不過,曹魏后來被司馬氏篡政,有一種說法是曹氏一族被滅門。但韓昇說,司馬氏篡魏確實誅殺了曹操不少后人,但絕沒有滅門。

  司馬氏篡魏是從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開始的。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執政的大將軍曹爽(曹操侄孫)擁魏帝曹芳(曹操曾孫)出都城,到高平陵祭明帝,留在洛陽的司馬懿乘機發動政變,曹爽束手就擒。隨后,司馬懿誅殺了曹爽兄弟及其黨羽,受牽連者達五千余人。這段歷史的真實度是確定無疑的。

  韓昇認為,高平陵政變后,司馬懿誅滅的是曹爽這一族,而不是曹操的全部直系子孫或者整個曹氏宗族。曹操的曾孫曹芳仍然當著傀儡皇帝。

  不過,歷史上還有一種說法:曹操直系到第三代后,就沒有正宗后人了。此說似有依據,曹芳並非曹操之孫魏明帝曹叡嫡子,而是養子。曹芳被收養之前身世不明。

  對此,韓昇表示,即便曹芳並非曹叡親生,按照中國封建社會的世襲繼位原則,曹芳也應該是曹操本族近親。更何況,“我們要找的並不只是曹丕這一脈,而是曹操25個兒子留下的后人。”

  曹操有25個兒子,25個兒子都封王,在多妻制下,又生了大量的孩子。曹丕稱帝,他有9個兒子,又是大批的男孩子出現。

  一千多年前的那場宮廷政變,曹魏皇族並沒有遭受滅門之禍。傳說背后的真相是,最后一任魏王——曹操的孫子曹奐被司馬炎封為陳留王,居住在曹操的下葬之地鄴城。五胡十六國,戰火燃燒北方大地,曹魏宗族逐步南遷,居於江東,繁衍生息。

  一個曾經叱?風雲的家族,逐漸遠離權力中心。他們的蹤影,在文獻記錄中已無跡可尋。然而,他們的血脈卻在延續。

  世風盛行貶曹的年代,多數曹操后裔選擇了沉默。有人甚至改名換姓,不敢認祖。李輝和韓昇決定將DNA的鏈條往前追溯。

  公元前209年,江蘇沛縣人曹參跟隨劉邦起兵反秦。劉邦建立漢朝后,封曹參為平陽侯。這位西漢的開國元勛,《三國志·武帝紀》裡明確記載,就是曹操的先祖。已經查閱過的曹氏家譜中,有不少家族雖然沒有提到曹操,但都尊稱曹參為祖先。

  也許那些尊稱曹參為先祖的,就隱藏有曹操后裔。

  “搭車”曹操墓

  從曹魏到唐,韓昇把上海圖書館的文獻重新翻了一遍,又在館藏的上千個墓志中,把所有曹姓墓志都找了出來。他還帶著十幾名學生,在上海圖書館把118家曹氏家譜翻閱影印。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查找曹操后人,千頭萬緒,進展緩慢而艱難。正當韓昇為此心生焦慮之時,曹操卻自己“跳”出來了。

  2009年12月27日,河南安陽公布了發現曹操墓的消息,一時轟動全國。曹操墓真假的巨大爭議隨之甚囂塵上。

  韓昇和李輝都意識到,曹操墓引發的“曹操熱”,讓他們的研究有了一個突破口。

  曹操墓發現一個月后,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在網絡上發布了一個“英雄帖”:面向全國征集曹姓、夏侯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調查研究曹操DNA。

  DNA,一種雙螺旋纏繞結構的排列,組成每一個人獨一無二的密碼,猶如ID信息,與人的一生相伴隨。

  人類每一代遺傳中,DNA都會經歷神秘的塑造,有重組,也有保留,這是我們每個人與祖先既有相似、也有差異的原因。其中構成生命的遺傳基因中,男性DNA中的Y染色體是代代相傳的,子代能完整繼承父代的Y染色體主干不受混血影響,保証了Y染色體主干的嚴格父系遺傳。

  這種穩定性,恰恰與中國長久以來的姓氏傳承一致。

  如果曹操的后人存在,那麼他們DNA的Y染色體,必然有一致的信息,這種一致,能把李輝和韓昇的研究帶向生活在1900年前的曹操。

  從科研的角度說,李輝和韓昇的項目與曹操墓的發現並無直接關系,但曹操墓的大新聞卻讓他們搭上了“順風車”。

  很快,李輝辦公室的電話就開始響個不停了。

  安徽舒城縣裡有個曹姓家族,家譜名為“七步堂”。聽名字就可以知道,因為曹植七步成詩的典故,他們認為自己是曹植的后人。

  56歲的曹佑平是“七步堂”主修曹氏家譜的主編。根據他家這一支家譜的記載,曹植有兩個兒子,長子曹苗,曾被封為高陽鄉公,但早夭﹔次子曹志,被封為穆鄉公。據介紹,舒城“七步堂”這一支從譙國郡(今安徽亳州一帶)遷徙到河南,然后又搬遷到湖北江陵。在明朝初年人口大轉移中,從江西遷移到舒城,是曹志這一支的后代。

  “七步堂”的族譜上,寫著一世祖為漢相曹參。很多歷史傳說中,都說曹操是曹參的后代。所以當曹佑平看到復旦發出的“英雄帖”后,馬上給遠在上海的李輝打了一個電話。

  “他們希望檢測DNA, 明確他們是否是曹操的后人。”李輝回憶道。

  非常巧合的是,韓昇在上海圖書館館藏的曹氏家譜中,也找到了一支可能是曹操后代的家族:恰好也在舒城的“儀壹堂”。

  幾經輾轉,李輝聯系到已退休的舒城縣萬佛水利站原站長、時年66歲的曹忠義,告訴他“儀壹堂”有可能是曹操之后。

  曹忠義手裡有一份詳細的“儀壹堂”家譜,從序言部分看,編制於嘉慶十年。但是這份家譜中並沒有與曹操有關的直接記錄。曹忠義說,老家譜中應該是有的,但是在早年一場水災中遺失了。

  能夠找到祖先,是曹忠義一直盼望的事情。所以一接到李輝的電話,他立即組織了家族三房人,准備接受抽血化驗。

  在“英雄帖”公布之后,主動找來要求驗血的曹家后代越來越多,“基本上是他們打電話來找我們,這是全世界第一份基因家譜。他們也很重視,也覺得很榮耀。”

  李輝說,不管是不是曹操后代,隻要來找他們的人確實姓曹,實驗室就會進行採血驗親,看看他屬於什麼類型。課題組不僅僅要弄清曹操的基因,還要弄清楚曹姓整個的發展脈絡。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