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一根豆芽幾多毒?——直擊“毒豆芽”生產黑幕【2】

2013年11月27日11:1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根豆芽幾多毒?——直擊“毒豆芽”生產黑幕

  這是在位於天津薊縣馬伸橋鎮北趙各庄村劉興國家拍攝的“毒豆芽”和植物生長激素(也稱AB粉)(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這是在位於天津薊縣邦均鎮石人庄村張永貴家拍攝的用於生產“毒豆芽”的AB粉(圖中小袋所裝)和漂白粉(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三個部門為何管不住一根豆芽?

  “毒豆芽”之所以頻頻出現,除了商販本身利欲熏心外,監管的漏洞更讓人揪心。

  多位食品安全主管部門人士和行業專家認為,各地豆芽屢屢被曝出安全問題,監管部門職責劃分不清易相互推諉有直接關系。

  豆芽屬於食品和農產品之間的臨界產品,對於臨界產品的屬性是屬於食品還是屬於農產品,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容易存在爭議和推諉。如工商部門認為隻負責商品流通領域,豆芽生產應歸質監管﹔質監部門認為豆芽屬於初級農產品,應歸農業部門管﹔農業部門認為豆芽不屬於“地裡長出的東西”,而豆芽是初級農產品的加工品,不在他們管轄范圍。

  如此一來,一根小小的豆芽菜,看似和這三個部門都有關系,每個部門都能管,但卻誰都不願趟渾水,出現“三不管”的尷尬局面。

  檢查監管流於形式也是重要原因。記者調查中了解到,有的“黑作坊”鄉鎮工作人員去查過多次,每次都打招呼警告別再亂添加,但沒有採取查封、刑拘等措施,作坊主自然置若罔聞。

  與此同時,非法添加物獲取渠道“通暢”,源頭監管不足。記者在購物網站上輸入“豆芽AB粉”“無根豆芽生長劑”等,發現銷售信息非常多。

  同時,應加強對非法添加物源頭監管,實行防范環節前移,從源頭上堵截食品生產者的非法添加行為。並加強檢測力量、檢測設備的配備,加強對農殘、非法添加物的檢測。

  “消費者也要掌握鑒別豆芽的訣竅,學會自我保護。”沈朝輝說,一看“根”,一般來說豆芽有多長,根須就會有多長,激素催生的豆芽,基本沒有根須或根須非常短﹔二看“葉”,正常黃豆芽頂部的黃豆瓣是分開的,問題豆芽則是緊緊包在一起﹔三看“形狀”,問題豆芽往往又粗又短,容易折斷﹔四看“色”,問題豆芽會顏色過白,而正常豆芽則是青白或奶白色。“但關鍵還是要加強監管,不要再讓消費者求助‘鑒別訣竅’才能吃上放心豆芽。”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