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前瞻:隻有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才能倒逼國內經濟體制改革

2013年11月02日14:55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前瞻:隻有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才能倒逼國內經濟體制改革

  原標題:打造未來國際競爭新優勢———訪國研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

  對外開放幫助中國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隨著發達國家深陷金融危機,復蘇緩慢,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中國經濟亟待轉型升級。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對記者表示,國內外形勢變化對開放戰略調整提出新要求,中國要抓住國際經濟深刻調整蘊含的新機遇,在更高附加價值環節上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記者:中國經濟能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長,對外開放功不可沒。但是,涉外經濟體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可忽視。您認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隆國強: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涉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為對外開放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不容否認,外貿、外資、對外投資和對外談判體制方面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我們潛在能力的發揮。

  在外貿領域,主要問題有:一是貿易便利化改革亟待推進。通關程序復雜,效率有待提高﹔監管部門信息不能共享,協調配合有待加強。貿易成本的增加和監管效率的低下,削弱了我國產品出口競爭力,尤其不利於高端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二是出口退稅制度存在諸多問題。不少產品出口退稅不足額,地方不合理地分擔出口退稅責任。在操作層面上,申請出口退稅程序復雜,部門協調配合有待加強。三是關稅結構不合理,一些具有較強出口競爭力的產品,卻享受著較高的關稅保護。四是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和對外談判能力與機制有待加強,尤其是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正在試圖推動制訂新的國際貿易規則,對我國的談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外資領域,一是服務領域開放不足,據有關資料,160個服務子部門,我國承諾開放的約為100個左右,但完全開放的不到30個部門。二是外資管理體制與發達經濟體普遍實行的“負面清單”式管理理念與方式不一樣,在投資協定談判中面臨較大壓力,現行審批管理內容不合時宜,審批程序復雜﹔三是投資軟環境仍存在較大改進空間,包括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與可預見性較低、法律法規執行的標准不統一、行政事業性收費不夠規范等。

  記者:這些涉外經濟體制問題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期對經濟的影響不是非常明顯,但是當金融危機爆發,效果開始顯現,全球經濟減速對我國出口造成了嚴重沖擊,如果再不解決,將嚴重制約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

  隆國強:的確,現在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對我國帶來了新挑戰,中國經濟處於增長階段轉換與比較優勢升級的關鍵時期,這些深刻變化對我國的對外開放戰略和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應對國際新挑戰,抓住國際經濟深刻調整蘊含的新機遇,在更高附加價值環節上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是新一輪對外開放戰略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 未來十年涉外經濟領域改革要大力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善外部經貿環境,充分利用國際環境提供的新機遇,形成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提升我國在全球生產價值鏈地位,促進國內發展方式的轉變。

分享到:
(責編:王澤、肖紅)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