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溫家寶談教育》出版 看望天津南開中學師生講話全文首次公開【3】

2013年10月31日09:0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溫家寶談教育》出版 看望天津南開中學師生講話全文首次公開

  我是個善於思考的人,我總是把書本裡學到的東西同現實加以比較,立志為改造社會而獻身。因為父親喜歡自然地理,我從小就對地球科學產生了興趣。在北京地質學院〔9〕,我在地質系就讀5年。大學期間,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又考取了研究生,專攻大地構造。回憶在北京地質學院近8年的學習和生活,我曾概括為三句話:母校給了我地質學知識,母校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勇氣,母校給了我接觸群眾的機會。那段時期同樣是難忘的。參加工作以后,我有14年時間是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極其艱苦的祁連山區和北山沙漠戈壁地區工作。這期間,我一邊工作一邊接觸基層群眾,更深深懂得了民生的疾苦和稼穡的艱難。我來自人民,我也有苦難的童年,我同情每一個窮人,願為他們的幸福獻出自己的一切。

  到中央工作后,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用整整10年時間,深入農村、廠礦、科研院所調研。在農村,我白天坐在農民家的炕頭上了解情況,晚上開座談會。我住過鄉裡,住過糧庫,經常在一個縣一待就是一個星期。我幾乎走遍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所,同科學家交朋友、談心。我認為,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而民心向背決定政權的存亡。衡量政策好壞的標准隻有一條,就是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我之所以經常講窮人的經濟學、窮人的政治學和窮人的教育學,就是想讓人們懂得,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窮人佔多數。一個政府、一個社會應該更多地關愛窮人,窮人應該擁有平等的權利。在中國,不懂得窮人,不懂得農民和城市貧困階層,也就不會懂得窮人的經濟學,更不可能樹立窮人的教育觀。公平的核心是在生存、競爭和發展的機會上人人平等,而不是基於財富或其他特權的平等。一個政府如果忽視民眾和民生,就是忽視了根本。而公平和正義是社會的頂梁柱,失去了它們,社會這個大廈就會倒塌。“國之命,在人心”〔10〕,說的就是人心向背決定社會的發展和政權的存亡。政府是窮人最后的希望,民眾的貧窮是政府最痛心的事。隻有把這些道理真正弄懂,才算真正理解“以人為本”的含義。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必須充分肯定。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依然存在﹔一些地方還存在干部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甚至以權謀私和貪污腐敗的現象﹔收入分配不合理,有的地方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做好經濟發展、社會公正、民主法治和干部廉潔這幾件大事。這都是人心所向,無論哪個方面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寧。而要做到這一切,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推進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我擔任總理已近9年了。這段時期,我們國家遇到許多災害和困難。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11〕,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幾乎沒有中斷過。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已持續4年之久,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人民沒有畏懼,沒有退縮,總是滿懷信心、堅持不懈地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我十分清楚,實現現代化目標,任務還十分艱巨,需要許多代人的長期艱苦奮斗。這一歷史任務必將落在你們青年人肩上。未來是屬於青年的。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但願青年朋友們以青春之人生,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講到這裡,我又想起了南開。中國需要像南開這樣的學校,需要教育,更需要有理想、有本領、勇於獻身的青年,這是中國命脈之所在。張伯苓先生自創辦南開之日起,就善於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堅持自主辦學,重視教育改革和創新,提倡個性教育和多樣化教育,推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2〕,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57年前,當我坐在這座禮堂裡第一次參加開學典禮的時候,楊堅白〔13〕校長和楊志行〔14〕校長穿著一樣的米色中山裝,並肩站在講台上,用他們特有的氣質給大家講話,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這一幕我至今難以忘懷。南開之所以涌現出一大批志士仁人和科技、文化俊才,是因為她有自己的靈魂。人是要有靈魂的,學校也要有靈魂。讓我們牢記“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共同努力把南開辦得更好,使“巍巍我南開精神”〔15〕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南開培養了我,南開是我心裡的一塊聖地。我是愛南開的,過去如此,現在依舊,而且愈發強烈。南開精神像一盞明燈,始終照亮著每一個南開人前進的道路。我願同師生們一起奮斗,做一個無愧於南開的南開人!

分享到:
(責編:王澤、段欣毅)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