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蛋糕怎麼切
2013年1月18日,消失12年之久的“基尼系數”重現。
當天,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就當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召開記者招待會。被問到“基尼系數”發布計劃時,馬建堂出人意料地公布了2003—2012年十年間的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2003年是0.479,此后波動向上,於2008年達到峰值0.491,2012年回落至0.474。
這一數值遭到各方爭議。經濟學家許小年直言該數據過低,“連童話都不敢這麼寫”。然而時隔12年官方再次公布基尼系數,被普遍解讀為在為收入分配改革“鋪路”。
事實上,2012年0.474的基尼系數,已經越過0.4這一代表貧富兩極分化的警戒線。有數據表明,中國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最低的10%人群,階層收入差距達23倍。
如果將未來的改革紅利比作蛋糕,如何切好這塊蛋糕則考驗著各方智慧。對於收入分配改革的緊迫性,遲福林用“箭在弦上”形容。“無論是拉動內需,還是解決社會的一些利益關系,都需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
然而,醞釀八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卻難以落實。今年2月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並沒有得到普遍響應。
5月下旬,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出台《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中用了80余字對收入分配改革加以部署,包括要落實深化此項改革的若干意見,制訂出台合理提高勞動報酬、加強國有企業收入分配調控、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點配套方案和實施細則。業內專家認為,上述提法過於籠統,實操性不強。
據報道,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克服平均主義”,開啟收入分配改革以來,我國收入分配改革至少經歷了17次重大事件。自2002年以來,收入分配幾乎每年都被重要會議或文件提及,但推動緩慢。
對於即將來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發展經濟學研究室主任魏眾預測:“收入分配改革一定會寫進報告的。從十六大到十八大,包括歷屆三中全會,收入分配改革都有提及,而且單獨成段。從語言表述上可以看出,對收入分配的認識一直在微調,在進步,是有意義的。十八大報告關於收入分配的表達是個指導性的意見,對未來幾年的改革起了總領作用。”
作為曾參與起草“十二五規劃”收入分配內容的專家,魏眾同時認為,改革即便寫入三中全會報告,能否夠落到實際操作層面,還有待觀察。“我的個人判斷是,新一屆領導班子目前對收入分配改革可能不會大動,還需要一段時間熟悉。”
在此情況下,如何讓大多數人分享改革紅利、打破收入分配改革的僵局?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表示,收入分配方案難產本身就說明收入分配改革的復雜艱巨。這些年,除城鄉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略有縮小外,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仍呈擴大趨勢。
他認為,可以從兩個方向和一個切入點考慮。一個方向是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可以通過多項措施來實現,包括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待遇、促進建立低工資勞動者工資增長以及增加農民收入等。
第二個方向是調節過高收入人群收入,可將國企分配制度改革作為重要突破口,打破壟斷,征收國企資源稅,提高國有企業稅后分紅比例。“《意見》中提到的到十二五期間提高5個百分點,要盡早落實。”
“一個切入點就是統籌設計財稅體制改革,這對整個收入分配體系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極為重要。” 蘇海南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