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生改革或破題【2】

記者   陳沙沙

2013年10月28日15:45    來源:民生周刊    手機看新聞

“新土改”醞釀再發力

8月末,有媒體報道稱,一份關於農村土地改革進程的重要文件已下發至河北、遼寧、吉林等18個省市。按文件要求,被確定的28個試點市縣將於今年8月至9月正式啟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

9月4日,國土資源部新聞處處長謝暉辟謠稱,截至目前,關於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土部並沒有向地方政府下發過這一文件”。

然而,市場已經嗅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將釋放的改革紅利。受利好消息的影響,相關土地流轉概念股逆勢走強,表現出對新一輪土改的信心。

出於18億畝耕地紅線的高壓,在“新土改”中,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已成為最敏感的話題。一位國土部官員曾透露,推動農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同地同權,將成為未來土改的綱領性原則。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估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約有1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目前中國城市建成區的3倍以上。”

此前,國土部組建的土地改革研究小組歷經一年多時間,對11個省份的50多個城市進行調研,目前已形成關於新一輪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框架建議。

10月中旬,有媒體從權威人士處獲悉,該框架建議的核心部分極有可能成為新一屆三中全會定調“新土改”政策的理論基礎。

據媒體報道,新一輪土地改革的總體方案大致為:在不突破現有土地利用政策、土地使用標准等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提高征地補償額度,縮小征地范圍,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規范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探索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換企業經營權”的新路徑,嚴禁將農地直接流轉為商品房建設。

分析人士判斷,與土地改革總體方案相對應,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相關部門會密集推出一系列新的土地改革政策。

關於土地改革具體路徑如何選擇,國土資源部針對不同的政策主題進行了多輪調研。然而,多位專家認為,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程度、土地資源差異大等原因,“一刀切”的政策措施難以推出。未來的改革路徑傾向於對不同類型試點進行深化,在合適時機進行推廣,然后通過“以點帶面”方式促進政策突破。

事實上,地方實驗早已展開。國土部也曾對外公開,“雖然目前沒有形成最終的指導文件,但其實各地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探索已經廣泛展開,其中也包括宅基地流轉。”

今年8月,浙江省溫州市發布了《溫州市農村產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已經研究制定了《海南省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辦法》,並上報海南省政府審議。

專家分析,浙江嘉善和杭州、廣東南沙、安徽宿州等,有可能成為新一批“吃螃蟹者”,從而帶動“土地換股權”、土地流轉信托等試點的推進。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新土改”的推進並非左右逢源。在相關土地改革政策的很多方面,中央部委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甚至政府官員與專家之間,都存在很大分歧。

一名國土系統專家向媒體透露,在國土部修訂《土地管理法》和制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期間,國土資源部遭遇了來自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較大阻力,一些改革力度較大的政策也因此被迫夭折。

分享到:
(責編:袁勃)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