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新觀察:於建嶸的"挂職"之路【2】

2013年10月09日08:57    來源:新華時政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觀察:於建嶸的"挂職"之路

  那些在農村的知識分子:

  費孝通 江村經濟

知識分子費孝通

  從1936年到2002年,在66年的時光中,費孝通對江村(即開弦弓村)進行了多達26次的深入訪問,從《江村經濟》到《鄉土中國》,他通過一篇篇震撼世界的學術論文,讓世界知道了江村這個地處中國江蘇省東南一隅的普通江南小村,也樹立了費氏社會學的國際權威地位。26次訪問,讓費孝通見証了江村跨世紀的滄桑巨變﹔26次訪問,也讓江村有機會見証一個真實的大學者。[詳細]

  梁漱溟:改造農村 開發民智

行動者梁漱溟:我生有涯願無盡

  1927年,梁漱溟前往廣東開展鄉治教育,決定開辦一個鄉治講習所,培養一批從事鄉治的人才,希望以教育的方式完成鄉村建設。次年4月,他還向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廣州分會遞交了《請辦鄉治講習所建議書》,但遲遲沒有得到答復,開辦鄉治講習所的設想落空。1929年春,梁漱溟離開廣州,“帶了一幫人從南到北”,開始了一場以鄉建運動為主題的考察之旅。

  當時,鄉村建設運動蔚然成風,全國鄉建機構和團體達600個之多,數個地方的鄉建活動規模較大、影響空前,有識之士熱情奔走,積極行動,以求救活農村,復興農村。最初,國民政府只是袖手旁觀,鄉建運動風起雲涌之際,南京國民政府后來也以官方姿態直接或間接參與類似活動。馬勇表示,這要注意到當時國民政府的政治背景,他們希望有不同的嘗試,尋找出路,因此對各個省的發展模式並沒有規范。這自然給知識分子提供了絕佳機會。[詳細]

  溫鐵軍 新鄉村試驗

  溫鐵軍:1951年生。經濟管理學博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秘書長,現為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2003年在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進行鄉村建設試驗。

  這裡是河北省定州市的翟城村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的一個教室,這些唱歌的人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他們費盡周折並且自己花錢來到這裡學習,我們攝制組剛到鄉村建設學院拍攝時並沒有出現期望中可以看到的培訓農業科技知識的場面,教室裡充滿了歌聲,唱歌是他們每天都必須經歷的生活內容,唱歌和鄉村建設有什麼聯系?它的背后有什麼樣的目的和意義?[詳細]

  袁天鵬 羅伯特議事規則

  羅伯特議事規則是美國最廣受歡迎的議事規則典范,它所代表的智力規則與決策流程,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組織治理與議事規則的藍本,1876年由美國人亨利·馬丁·羅伯特將軍(1837-1923)在總結英國議會、美國國會、市政委員會及民間社團的經驗基礎上推出,蘊涵著豐富的理念,包括:法治、民主、權利保護、權力制衡、程序正當、程序性競爭、自由與制約、效率與公平。

  袁天鵬1998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次年到美國阿拉斯加大學留學,其間,他在參加“學生議會”過程中,讀到了《羅伯特議事規則》。2005年冬天,已經回國自辦公司兩年的袁天鵬重讀《羅伯特議事規則》。他找到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議事規則》,並在前言當中看到,孫中山曾經翻譯編寫過這個議事規則,並且給它起名叫做《民權初步》。

  2008年5月,經過作家寇延丁的牽線搭橋,袁天鵬和楊雲標結識,他們准備在南塘村實施議事規則推廣的項目。[詳細]

  盧安克 “洋雷鋒”德國志願者

“洋雷鋒”德國志願者盧安克和他的學生們

  在村民眼中,他是一個不吃肉、不喝酒,給學生們上課不用課本,也不要報酬的怪人﹔在孩子們眼中,他是最好的朋友、老師,是可以一起爬樹、在泥裡打滾的玩伴﹔在許多人看來,盧安克就像白求恩一樣,是能夠感動中國的“洋雷鋒”,是很多人的偶像﹔在他自己看來,他與其他人一樣普通,只是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就是盧安克,一個在中國廣西山區義務支教10年的德國志願者。[詳細]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