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說“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這個新生開學季,蘭州交通大學學生處處長錢勇生不時會接到學生及家長的投訴,向他反映重復開通電話卡及學生信息被泄露的事兒。
“學校把學生信息給移動,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我們每個在招生就業辦公室工作的人都嚴格執行保密協議。”錢勇生強調說。
其實,早在8月中旬,即通知書下發的時候,錢勇生就已經知道了此事,“有一個縣的考生給我打電話,說學校差勁的很,領通知書的時候還要交50塊錢辦移動卡”。
為此,8月12日,蘭州交通大學在官方網站上發出聲明:學校並沒有給新生寄出校園信息卡,學校和中國移動沒有業務合作。
8月13日,錢勇生就此事向甘肅移動公司交涉,並提出三點要求:第一是嚴查事件原委,嚴肅處理﹔第二是甘肅省移動公司就此事向蘭州交大道歉﹔第三是及時消除負面信息和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8月13日下午,甘肅移動向蘭州交通大學口頭道歉。
其間,移動公司派來一名孔姓副總經理向錢勇生解釋稱,甘肅移動蘭州分公司委托代辦的一家機構和郵政的特快專遞建立了聯系,將通知書上的信息復制了出來,從而給學生寄去了校園信息卡。
錢勇生轉述說,甘肅移動公司發現問題后,中斷了和第三方的合作。經此風波后,蘭州交通大學發放大專批次錄取通知書時,考生沒有收到移動的校園信息卡。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介紹,甘肅政法學院也出現了類似情況。該校大一新生在沒開學前就收到了寄來的移動校園信息卡,信息卡上明確提示學校的日常生活都需要此卡,而學生開學報到后才發現,學校進圖書館、打開水、吃飯都不用校園信息卡。
此后,有學生及家長陸續向學校反映,稱“學校是騙子”。甘肅政法學院嚴肅查明此事后,也找甘肅移動公司“討說法”。甘肅移動公司同樣向甘肅政法學院表示了歉意。
“貓兒膩就在郵政和移動有合作關系,從野路子得到的消息,(學生的信息)不但賣了,賣的錢還不低。”知情人透露,高校發放錄取通知書幾乎全部經過郵政快遞,郵政快遞掌握著大量錄取學生的信息,將此信息賣給移動,可獲得一筆可觀的信息費。
上述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還表示,中國移動此舉無非是為了和競爭對手搶奪高校市場,將競爭關口前移到大學新生入學前。“這是近年來三大運營商高校爭奪白熱化的一個縮影。”他說。
“這個不是今年有,而是年年有,我感覺已經持續了有四五年了。他這個路子是今年讓我們發現了,給我們造成了影響。”錢勇生說。
蘭州交通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期如果有學生繼續反映此事,學校會要求學生在一個月后將卡注銷。
郵政快遞和移動公司的“生意經”
承擔錄取通知書快遞業務的郵政快遞公司,在考生信息泄露這件事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我們和移動有合作,寄送它的SIM卡,這叫增值業務,它屬於一種數據庫營銷。”9月5日下午,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甘肅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路新梅坦承。
公開資料顯示,甘肅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是甘肅省郵政公司和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旗下整合組建的專業經營和管理全省郵政速遞物流業務的快遞物流企業,成立於2010年6月29日。
路新梅介紹:“考生信息是和各個學校談的,學生錄取是在學校。郵政速遞公司每年都和各高校有合作,依據高校的考生信息把錄取通知書寄出去。”
她進一步解釋說,郵政速遞和移動的合作也要得到高校的認可,“有些高校也不同意移動的信息同批跟著走,這樣的高校我們和移動不合作,有的高校願意,我們就這樣走。”
在路新梅看來,郵政速遞和移動合作,有個前提條件,就是移動用郵政速遞的數據庫是來做前期的數據庫營銷的,“電話卡用不用,是用戶的事,是完全自願的”。
“不是免費的吧,需要支付費用吧?”記者問。
“有費用的。正常的高考錄取通知書的郵件費用……移動公司在我們這走了一批郵件而已。”她說。
“用數據庫,不用再掏錢嗎?”
“這都是一體的。就是一個費用。本身這個郵件說實話就是為了營銷而產生的費用。這兩個費用是在一起的。”路新梅說。
記者追問:“全省二十多萬考生,這個費用有幾百萬元吧?”
路新梅回答說:“沒那麼大,具體的數字要和業務部門溝通一下。”
針對有個別地方出現的“不辦卡,不能領高考錄取通知書”的問題,路新梅表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內部也是嚴令禁止的。”
路新梅還介紹說,不唯獨甘肅,在其他省郵政快遞公司還開展了諸如“高考大禮包”等營銷活動。“在(甘肅)這邊,大家對數據庫營銷接受程度還比較低,主要是電信公司比較多。”她補充道。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各地頻發高考考生信息泄露事件,各地相繼曝出從叫賣考生信息,到遍發錄取通知的灰色招生陷阱,這正是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嚴管高考考生信息的原因。
“快遞行業個人信息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不能泄露用來做其他用,學生信息這一塊確實比較模糊。”路新梅表示。有知情人士說,這筆“生意”最大的受益方是移動運營商。用他們的行話說,這是“將高考考生信息進行市場前期營銷”。
面對記者同樣的追問,甘肅移動公司發展戰略部總經理張國雄認為:“如果沒有損害客戶利益,沒有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就只是企業的一種做法。”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獲取信息的方法很多,現在對信息的獲取不是什麼問題,關鍵是你要做什麼。”張國雄認為,“也許獲取信息的渠道是一個擦邊球,既不是政府鼓勵的、合法的,也不是政府禁止的。”
移動公司到底給郵政速遞公司支付了多少信息費?記者再三追問,張國雄始終沒有正面回應:“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怎麼個形式我不知道。如果給我們提供,都是雙贏的,這裡面是相互合作,獲取信息的費用我們也說不上。”
針對個別學生投訴的“不辦卡,不給領高考錄取通知書”的現象,張國雄表示:“確實不應該,這種情況在我們公司有沒有我不敢說。”
同時,他還表示,“現在自上而下壓指標,最終結果就會出現為了完成目標想各種辦法,這麼大的社會、這麼大的企業,有違規也是正常的。”
9月6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就考生以及家長的投訴意見向甘肅省招生辦公室作了反映。甘肅省招生辦公室副主任漆峰代表甘肅省招辦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對於將考生信息泄露給運營商進行數據庫營銷是否合法的問題,他說:“合不合法,不好從法律上進行界定,從考生信息安全上,省招辦反復要求保密,在每年的工作通知裡,都要求各地招辦進一步加強考生信息管理,嚴禁泄露給任何的個人和機構。”
在漆峰看來,“這不排除是移動和郵政兩家(達成合作),這個增值服務就是為了佔領市場,掙錢的嘛。我們(省招辦)從來沒有要求提供過這種服務,而且錄取通知書寄給考生的方法、途徑完全是學校的事,我們只是要求盡快、安全、准確地送到考生的手上。”(本報記者 馬富春 張鵬。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所涉新生姓名均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