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存在種種投資環境上的弱點,但香港在滬投資企業的成功率在內地數第一。十談九不成,但一談成就能成功,經營運作都是好的。全國評選十大優秀合資企業,上海佔了一大半,這一點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認為上海的投資環境正在改善,我們會迎頭趕上,有信心、有決心不斷改善,使之滿足國際慣例的要求,讓境外企業家、投資者在上海能夠獲得一個公平發展的機會。最后一個問題,中央決定浦東開發、上海進一步開放,是不是意味著要和廣東、福建競爭,超過他們,甚至取代他們?還有香港的朋友也提出來,是不是搞一個上海來取代香港?這就更玄了。
對此,我認為應當這樣看:隨著浦東的開發開放,上海肯定會同一些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競爭。競爭可以促進進步,有一點競爭比沒有好,但我相信總體上還是合作多於競爭。因為上海和其他地區產業結構的層次不同、優勢不同,很多產業在其他地區能搞,在上海不能搞﹔相當多的產業在上海搞得快,在別的地區則搞不成。我想,這樣一種競爭會成為互相補充,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多的是合作的局面。至於說超過廣東、福建,現在我們在很多方面,如科學技術實際上是超過他們的﹔但另一方面如輕工業等等,華南地區這幾年產品的花色品種超過上海,各自的特點不同。開發浦東,上海進一步發展以后,就可以帶動長江三角洲、長江流域、東南沿海這整個中國經濟的精華地區的發展,這將有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上海也一定會按照中央的政策,為其他地區做好服務工作。我們將正確地引導這種競爭的關系變為服務關系,更好地促進兄弟省市的發展,對這一點是可以放心的。
至於某些香港報紙說上海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建成一個與香港媲美的金融、技術、經濟中心,我想這隻能說是對我們的鼓勵,但幾乎不可能,至少在幾十年內不可能。香港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是由於各種條件的綜合,有許多天緣機遇,不是隨隨便便地就形成的。所以,香港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金融、信息、貿易中心,我們是很難趕上的,當然更談不上取代。而且為什麼要取代呢?但在某些方面,上海早已超過香港。上海作為內地最大的工業技術中心,尖端科學技術等都超過香港。今后如果上海不睡覺的話,這些方面仍然會保持領先地位。所以我認為,香港之所長,正是上海之所短。我們要借鑒香港的經驗,雖然兩種制度有很大差別,但是很多經濟運行機制和操作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鑒的。上海之所長亦為香港之所需,我認為上海和香港的合作可以是一個發揮各自優勢、互利互補、共同繁榮發展的模式。這種合作是有著光輝前景的。
綜合前面三個問題,我可以斷言,開發浦東,進一步開放上海,不是一句空話、一個招牌、一個廣告,而是上海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上海經濟發展現實的前途。我們相信自己有能力來完成這個事業。在北京工作時,我就了解上海﹔當了兩年上海市市長,更知道上海人民能夠干出什麼樣的事業來,我確實以作為一個上海市民而自豪。我相信,上海人民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振興上海,建設上海光輝的未來。同時,我也抱著真誠的願望到香港來尋求友誼,尋求信任,尋求合作。這種合作不但將有利於上海、香港的繁榮,而且一定會促進上海、香港乃至中國經濟在東南亞、亞太地區經濟中崛起,這是有利於國際合作與世界和平的。
在結束講話前,我特別要提及香港貿易發展局為舉辦這次研討會所做的努力,也要感謝所有聯辦、協辦此次研討會的各個團體、各界人士。再一次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沒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這次會議是難以成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