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主任解讀宏觀經濟:有能力實現經濟增長7.5%的目標--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發改委主任解讀宏觀經濟:有能力實現經濟增長7.5%的目標

2013年07月31日09:44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仝宗莉)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今日上午接受採訪解讀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他表示,上半年我國主要經濟指標處於年度預期目標的合理區間,經濟社會發展總的開局是好的。總的來看,今年以來,經濟增速、物價漲幅、就業形勢保持了“穩”,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進”,積極變化和有利因素在增多,實現了穩中求進、平穩開局,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增長7.5%左右的預期目標,但也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徐紹史從七個方面詳細解析了上半年的經濟形勢:

一是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內需拉動作用比較強。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6%,處於年度預期的合理區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7%,特別是一些新的消費方式表現出巨大活力,比如,網絡零售額增長8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1%,其中民間投資增長23.4%,佔比達到63.7%。

二是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重要商品供應充足。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也控制在年度預期目標范圍內。

三是就業形勢總體平穩,農民收入增長繼續快於城鎮居民。上半年,在經濟增長有所放緩的情況下,城鎮就業保持了總體良好的態勢。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的80.6%。外出農民工達到1.7億人,同比增加了444萬人。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9.2%,高於城鎮居民2.7個百分點,差距繼續縮小。

四是夏季糧油再獲豐收,農業生產繼續向好。全國夏糧總產量達到2638億斤,比上年增加39億斤,冬小麥連續第十年增產。早稻、中晚稻、玉米等在田作物長勢良好,豐收有望。

五是服務業發展繼續加快,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3%,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3%,比去年年底提高0.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比全部工業高2.3個百分點。化解產能過剩工作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4%,化學需氧量等排放量同比繼續減少。

六是簡政放權取得積極進展,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有序推進,取消和下放了165項行政審批事項。在財稅、金融、資源性產品價格、鐵路等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七是基本公共服務繼續改善,社會事業得到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和農村貧困地區高等教育定向招生人數增加,教育均衡發展邁出新步伐。城鄉低保對象基本生活得到較好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積極推進,上半年基本建成236萬套,新開工440萬套,完成全年任務的70%。穩妥應對H7N9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有序展開。

分享到:
(責編:尹深、唐述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