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練攤男子:即使練攤違法也不應被暴力執法--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北京練攤男子:即使練攤違法也不應被暴力執法

林野申志民

2013年07月29日07:1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什剎海前海南沿,圖中車輛位置為沖突事發地點,涉及該事件的景區工作人員已被暫停工作。 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什剎海前海南沿,圖中車輛位置為沖突事發地點,涉及該事件的景區工作人員已被暫停工作。 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

  ■ “父親陪9歲女兒什剎海練攤被毆”追蹤

  新京報訊 (記者林野 申志民)昨日中午,西城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北京西城”,發布“父親陪9歲女兒練攤被毆”(本報連續報道)的初步調查進展情況:西城區政府調查組已展開調查,責成公安機關盡快查清具體案情。涉事的相關工作人員已暫停工作,接受調查。相關調查處理結果也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前日,西城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通報組成由法制、監察、公安等部門參加的調查組,並邀請地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監督,依法展開調查。

  初步調查進展情況通報顯示,7月25日晚9時30分許,什剎海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和什剎海城管一分隊隊員在景區巡查時,發現一未成年女孩在路邊擺攤佔道經營。此前在7月24日,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曾對在此擺攤的該女孩進行勸離,女孩的父親田先生主動收攤。

  據通報,發現田先生及其女兒又在此擺攤經營后,巡查的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即停車進行糾正,在工作中與田先生發生口角爭執,繼而發生肢體沖突,致田先生和3名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不同程度輕微傷。7月26日下午,景區管理處向轄區派出所報案,7月27日晚,田先生到屬地派出所接受調查。

  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田先生等4名傷者進行傷情鑒定,西城區政府調查組已責成公安機關盡快查清具體案情,依法處理當事人,並向社會公布調查處理結果。

  通報表示,為維護景區正常秩序,規范景區管理處的管理行為,區政府調查組已展開調查,涉事的相關工作人員已暫停工作,接受調查。相關調查處理結果也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回應

  田先生:考慮不周傷害女兒

  表示不應被暴力執法,已指認參與沖突執法人員

  昨天下午,田先生在微博上公開了自己身份,並發布事件過程。

  在微博中,田先生對自己讓女兒練攤進行了反思,解釋此舉初衷是讓女兒暑假鍛煉同時,承認隨地擺攤是違法行為,這種社會實踐不夠妥當,自己考慮不周,沒有想到會發生沖突,對女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最后田先生表示願意就帶女兒練攤的行為接受處罰,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應該受到執法人員暴力執法,不該受到群毆。

  田先生表示,事件發生后,他也在積極正面引導女兒,怕女兒在網上、電視上看到該事件,“最近兩天忙於處理此事件,我讓親戚和老婆帶她逛街,並打算最近外出游玩,讓她淡忘此事。”

  對於視頻中自己大爆粗口罵人,田先生說,當時自己已被控制住,“旁觀”的城管不上來制止沖突行為,所以不太理智,就罵了人。

  田先生希望,打人者能夠向他道歉,至於賠償,則是次要問題。

  記者了解到,田先生昨晚已前往西城分局刑警隊,指認事發當晚參與沖突的執法人員。

  ■ 追訪

  視頻拍攝者接受警方詢問

  什剎海遛彎偶遇“練攤”被毆,不認識當事人

  昨天,網上廣泛傳播“練攤被毆”視頻的拍攝者范先生表示,他並不認識田先生。

  住在什剎海附近的范先生回憶,7月25日晚9時許,他在事發地散步時,有三輛車從身旁駛過,並在前面停了下來。幾乎同時,他聽到了嚷嚷聲,跑上前去看情況。

  范先生說,他看到田先生站在三輛車的中間,和十余個穿保安制服的人拉扯互罵,后來田先生往后退了幾步,那些人圍了上去去抓他的手。

  范先生稱,田先生拿起了手推車想反擊,但很快被搶奪下來,接著對方被圍在了牆下,周圍圍觀的人也多了起來。

  范先生表示,他看到事情發生時,並未立即用手機拍攝,而是先發了一條微信后才開始拍。“視頻就是網上流傳的那個。”范先生說,視頻分為兩段,網上將視頻拼接起來,但沒有剪輯。

  范先生說,拍攝事發過程時看到了一名穿城管制服的人在現場,手拿一台機器在拍攝,但未制止沖突。

  昨天下午4點半,范先生前往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德勝門外派出所接受警方詢問,做筆錄后約6點半離開。

  范先生表示,他已向警方說明自己和田先生以及記者並不認識,事后留在現場是因為田先生知道自己拍了視頻,就請求自己留下作証。

  ■ 觀點

  “執法不能一刀切”

  專家稱孩子“練攤”應鼓勵,家長要避免沖突

  昨日,就“父親帶9歲孩子練攤被毆”事件,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家長帶孩子以“練攤”形式參與社會實踐應該鼓勵,執法部門不能一刀切,以無照商販違規經營的方式對待。

  “不能簡單地驅趕,更不能在孩子面前以粗暴的形式執法”,熊丙奇說,孩子在“練攤”過程中,心理會受到暴力事件影響,家長等應該對孩子理性引導,讓孩子真正了解社會。

  同時熊丙奇認為,作為家長,應讓孩子參與和有關規定不相違背,或爭議性不大的社會實踐,避免在實踐過程中發生沖突,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並設置盡可能完善的預案,在孩子遭遇傷害時,進行引導和化解。

  對於如何讓孩子既參與有效社會實踐,又避免傷害的問題,熊丙奇認為,政府、學校、社會機構等都應積極考慮,如何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參與社會實踐的平台。

  熊丙奇介紹,在歐美等國家,孩子以“打工者”角色,通過“練攤”等方式賺取零花錢很常見。政府部門也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並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使他們受到保護,打擊非法雇佣童工。

 

分享到:
(責編:段欣毅、趙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