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嘉紹大橋建成通車--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嘉紹大橋建成通車

2013年07月19日08:5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嘉紹大橋:跨越中國杭州灣的第二道長虹

  新華網紹興7月19日電(記者 屈凌燕)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嘉紹大橋18日宣布正式建成通車,記者跟隨大橋建設者對大橋進行了一次巡行。

  嘉紹大橋及南北接線(嘉紹跨江公路通道)位於杭州灣跨海大橋內側,北起嘉興海寧,南接紹興上虞,跨江公路通道全長69.5公裡,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嘉紹大橋長10公裡。

  這是跨越杭州灣的第二條大型橋梁通道。早在2008年5月,連接浙江省嘉興和寧波的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實現了杭州灣“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記者看到,嘉紹大橋的欄杆和斜拉索統一涂裝成為白色,從大橋南端向北望去,猶如一條緞帶連接杭州灣南北。橋面上屹立著6根170多米高的塔柱,通過密密麻麻的斜拉索穩固住橋面。

  作為浙江陸路交通的新樞紐,嘉紹大橋的建設面臨著惡劣的自然環境。嘉紹大橋橋位處——錢塘江尖山河段自然環境復雜,橋位處江道變遷,主槽擺動頻繁,沖淤變化劇烈,主槽擺動幅度約2.3公裡。嘉紹大橋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呂為昱告訴記者,在自然條件如此復雜的區域建設一座世界級的大橋,必須進行科技創新。目前,嘉紹大橋已取得12項技術成果,獲得49項發明專利,並創新了14項工法。

  全長2680米的主航道橋部分創造性地採用了6塔獨柱斜拉索設計,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堪稱我國橋梁建設者對世界斜拉橋紀錄發起新的挑戰。

  其中主橋跨中設置剛性鉸為世界首創。剛性鉸技術不僅解決了因熱脹冷縮而產生的長主梁溫度變形的不利影響,還能確保橋梁平順,為解決超長連續橋梁主梁的伸縮問題開拓了新的方向。

  設計者之一的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林道錦博士介紹,嘉紹大橋的設計中還包含了很多中國文化,如“嘉紹大橋”四個字出自魯迅的手稿,古朴厚重契合了大橋的風格,又如大橋上的6根塔柱外形是綜合了毛筆和寶劍的外形。據說,在晚上燈光的變幻下,塔柱可以變化成兩種形象:像一把倒立的寶劍或是插入水中的毛筆。

  嘉紹跨江公路通道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沈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的主要路段,也是杭州灣的第二個通道,將有效緩解滬杭甬、杭州灣跨海大橋、杭金衢等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壓力。

  大橋通車后,杭州灣產業帶內的紹興與嘉興、杭州、寧波等城市可實現一小時到達,進一步縮短了和上海的距離,對推進杭州灣產業帶建設,增強區域競爭力和長三角經濟一體化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嘉紹大橋於2008年底動工,總投資約139億元。按高速公路標准建設,設計時速為100公裡。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