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 仝宗莉)據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為與山東省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山東省著眼於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且逐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省級財政投入的帶動下,今年全省17市列支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達5億多元,省市兩級財政投入共計達15億元,初步估算將拉動社會投資100億元。
數據表明,山東是人口大省,更是老年人口大省。據預測,到2015年,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900多萬,約佔全省總人口的19.7%。其中,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達到1000萬人,80歲以上老年人將增加到308萬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將達到375萬人。針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山東省政府決定從2013-2015年期間,每年投入不少於1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同時,針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土地指標少、用地落實難問題,今年山東省政府專門安排了5625畝(不含青島)用地指標,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省政府安排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專項用地指標,這是全國第一家。”省民政廳福善處處長蘇道義介紹。
據了解,山東省堅持把居家養老作為養老服務體系的基礎,各地依托熱心老年人家庭搭建鄰裡養老互助點5000多個,為5萬多名老年人提供了就近、便捷的互助養老平台,不少地方政府每月給予互助點100元的運營補助。全省已有20多個縣(市、區)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免費為10多萬名困難老年人安裝了“一鍵通”呼叫器,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養老服務。
在此基礎上,山東省逐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適度普惠。全省半數以上的市建立了政府為困難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制度,通過向中介服務組織購買服務的方式,為10萬多經濟困難的空巢、高齡、失能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急等服務。
在政府帶動下,山東省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持續升溫。近幾年,不僅公辦養老機構和養老床位數量大幅增長,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截至6月底,全省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達到2400余家、養老床位增加到38.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5張,集中供養城鎮三無、農村五保等困難老年人達26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