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可利用廢紙成造紙業原料首選--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進口可利用廢紙成造紙業原料首選

1月到5月寧波口岸共進口廢紙108.1萬噸

2013年06月28日17:3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6月28日訊 記者近日從寧波檢驗檢疫部門獲悉,今年1月到5月,寧波口岸共進口廢紙3665批次,108.1萬噸,佔再生資源總進口量的48.8%,相當於少砍1836余萬棵樹木。

據悉,進口廢紙因其分類更細、回收利用率更高得到國內以廢紙為原料的造紙企業的青睞,成為企業的原料首選。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廢紙進口國,國家也出台了零關稅等政策鼓勵廢紙進口,著力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記者在寧波大榭某查驗場地看到,一列列集裝箱、一垛垛廢紙將場地排得滿滿的。檢驗檢疫人員在吊車、叉車、集卡車的陣陣轟鳴聲中,埋頭查驗、指揮拆包分檢。

“別小看廢紙進口,它已經成為國內造紙業的血液。”負責進口再生資源檢驗監管的大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查驗科科長林永茂告訴記者。

據有關資料顯示,廢紙被稱為“二次纖維”,使用1噸廢紙可以制成2噸紙漿並生產出0.8噸新紙,同時可以少砍伐17棵樹、節約超過50%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節省3平方米垃圾填埋場的空間,每年多吸收大氣中0.7噸二氧化碳。1月到5月寧波口岸共進口廢紙108.1萬噸,相當於少砍1836余萬棵樹木。

據悉,2012年,寧波口岸全年進口廢紙10341批次,304.6萬噸。

“我們要為環境生態安全服務,要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總要求,切實做好大榭口岸的進口廢紙檢驗監管工作,要負起為國把關的神聖職責,當好生態安全的保護神。”林永茂這樣認識進口廢紙檢驗檢疫工作,“在口岸把關方面,我們有嚴格的三道把關程序,把不合格廢紙堵在國門之外,確保進口廢紙環保、衛生、安全。”

第一道防線是嚴格信息審核,通過核對進口艙單、查詢航運信息等手段驗証提單真偽,查明廢物原料的真實裝貨地或發運地,加強源頭追溯管理﹔第二道防線是現場檢驗檢疫,廢物原料到貨后,由檢驗檢疫機構依法實施查驗,通過衛生處理、放射性監測、集裝箱檢疫、安全環保項目查驗等層層把關,將境外疫情傳播和有毒有害物品夾帶進境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第三道防線是實施后續監管,不定期跟蹤廢紙的流向、交付加工利用單位的情況,並且會同相關部門做好聯合執法工作,確保進口廢紙充分回收、循環利用,不對環境造成危害。

據了解,該局還對廢物原料集裝箱實行前置衛生處理的方式,大幅縮短通檢周期,減少企業成本。

前置衛生處理即把進境廢物原料集裝箱衛生處理環節統籌整合到卸船移箱過程中,集裝箱貨物卸貨后即可通過衛生處理通道進行衛生處理,在空間上將衛生處理工作由指定堆場前移至卸貨碼頭,節省了作業時間,提高了衛生處理效率。

“原來至少需要2天才能衛生處理,如今在卸船、移運的過程中就完成了,進口廢物原料通檢周期大幅縮短。”一家貿易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寧波大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汪志凱說,該局對廢物原料集裝箱實行前置衛生處理以來,累計為企業減負1000萬元。(陳怡)

分享到:
(責編:段欣毅、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