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備受關注的中石油雲南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批復正式公布。從6月25日至7月25日,市民可到安寧市寧湖公園綜合展覽館查閱,現場還專門安排了專家答疑解惑。同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官方網站上也公布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內容。
環評報告認為項目建設可行。環保部批復強調應採取最嚴格污染防治措施
25日上午,記者在安寧市寧湖公園綜合展覽館看到,這裡主要分3個區域:戶外項目介紹展示區、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材料查詢區和專家答疑區。據介紹,25日共有31人來查閱相關資料,其中包括11名媒體記者。
此次公布的環評報告及相關資料有700多頁,“主要內容”版有28頁。環評報告經過國家環境保護部批復,對項目選址、污染物排放、環境影響評價等內容作了詳細介紹。
環評報告顯示,該項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每年排放量分別為2152.56噸和1272.05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每年分別為74.09噸和18.52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排放指標來源於昆明市第七污水處理廠的減排項目。
報告認為,項目污染治理措施可保証“三廢”達標排放,保証周圍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環境質量。項目實施后,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將得到削減。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部分指出,在項目建設和運營嚴格執行國家、地方各項環境保護政策、法律法規和標准,落實本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昆明市及安寧市嚴格實施區域各項規劃、落實區域污染防治及污染物總量減排措施的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証,項目建設可行。
環境保護部在批復中特別強調指出:“鑒於本項目加工沙特和科威特的混合原油屬高硫中間基原油,項目所處區域的環境容量有限,應採取最嚴格的污染防治措施、風險防范及環境監控措施,按計劃實施居民搬遷安置,並嚴格控制周邊人口規模,建立及時有效的應急響應與聯動機制,防止污染事故發生。”
環境監管工作方案向社會公布
來自環境影響評價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華東勘察設計研究院的專家賈偉玲透露,環境保護部的行政審批是極其嚴肅的,報告上報環境保護部前經過專家評審。
針對社會上對項目選址不必限於昆明市域內的建議,中石油環境工程技術評估中心專家於景琦介紹,項目選址不僅要考慮環境,還要綜合考慮地質條件、市場、產業配套、環境支撐等因素,當時曾沿著中緬油氣管道雲南段的不同地點進行比選,最終選擇了安寧市。
有市民問,項目建成后會衍生出來的石化“產業集群”,是否影響安寧和昆明的環境?於景琦表示,這既取決於當地的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又要看今后環境保護的情況。他建議不必把所有的項目都放在石化產業園區裡。中石油雲南分公司丁克北介紹,該項目主要是煉油型,而非化工型,即主要生產清潔用油而非化工原料。
記者了解到,雲南省環保廳也公布了針對該項目的《環境監管工作方案》,將重點監管項目生產工藝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與環評報告的相符性,施工期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情況。安寧市環境保護局還將派專人駐廠監督﹔每季度第一個月10日前,昆明市環境保護局向社會發布上季度環境監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