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港商被指聯手央企造假騙走億元國有資產--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女港商被指聯手央企造假騙走億元國有資產

2013年06月21日08: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停建多年的波羅煤礦現場。 記者 王文志 攝

  停建多年的波羅煤礦現場。 記者 王文志 攝

  女港商聯手中化工程集團以“承諾”項目獲取特大煤礦

  延長石油被指億元國有資產流失

  陝西省紀委介入調查

  聯手央企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化工程集團),女港商劉娟控制的企業以“承諾”的大型化工項目獲取地方配置煤炭資源﹔在獲得配置的煤炭資源后,中化工程集團零收益退出,劉娟控制的企業將該煤礦以及化工項目51%股權轉讓給當地省屬國有企業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虛增被收購企業淨資產約3億元,騙取巨額國有資產。對此,陝西省紀委已介入調查。

  香港益業聯手央企中化工程集團,以“承諾”的240萬噸甲醇M T O項目獲取一個儲量15億噸的特大煤礦﹔在獲得陝西省的配套煤礦后,其承諾三年建成的甲醇MTO項目開工后幾乎一直處於停建狀態,至今六年過去,記者通過大量材料計算出,宣稱百億元的投資項目其實際出資不過千萬元。

  2004年,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以下簡稱西勘院)在陝西省國土廳登記了陝西省榆林市橫山縣波羅-紅石橋地區的煤炭資源探礦權,面積279.4平方公裡,后西勘院與榆林凱奇萊能源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凱奇萊公司)聯合勘查發現該地區一儲量15.68億噸的大型煤礦。陝西省政府當時提出煤炭行業“三個轉化”政策,核心就是變單純的煤炭開採為高附加值的煤化工行業,即“項目配套煤炭資源”。

  此時,香港益業向陝西省提出投建240萬噸甲醇M T O項目,合作方為央企中化工程集團。2005年1月26日,陝西省發改委與香港益業、中化工程集團簽訂《陝北能源化工基地榆橫240萬噸甲醇M T O項目合作協議》。2005年10月10日陝西省發改委陝發改能源?2005?932號文確認240萬噸甲醇項目配套煤礦為波羅煤礦。2007年6月5日,240萬噸/年甲醇M T O一期60萬噸/年甲醇及配套煤礦盛大開工儀式在榆林市舉行,香港益業、中化工程集團宣布該項目總投資165億元,第一期投資42億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香港益業實際控制人為劉娟,注冊資金100萬港元,劉娟出資99萬港元,其母親張冀霞出資1萬港元(后轉讓給其哥劉浩)。坊間盛傳,劉娟曾是陝西省政府打字員,后赴香港。幾年以后,劉娟以投資商的身份回到西安,投資房地產領域,並擔任陝西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陝西省聯誼會副會長。

  2006年6月20日,劉娟控制的陝西益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益業)和中化工程集團成立陝西中化益業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益業投資),承接運營240萬噸甲醇M T O項目。中化益業投資最初注冊資金為2億元,股東為陝西益業(出資1.8億元,持股90%),中化工程集團(出資2000萬元,持股10%)。記者從工商部門查詢獲悉,陝西益業成立於2006年4月14日,注冊資金1億元,實收資本2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劉娟,是劉娟侄子劉峰全資持有的一人公司。

  陝西益業專門成立陝西中化益業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益業能源)運作波羅煤礦。中化益業能源成立於2006年12月18日,注冊資金為3億元,股東為陝西益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7500萬元,持股25%),中化益業投資(出資7500萬元,持股25%),中化工程集團(出資7800萬元,持股26%),陝西太興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興置業,出資7200萬元,持股24%)。記者從工商部門查詢獲悉,太興置業和陝西益業一樣亦為劉娟控制的企業。

  在獲得陝西省發改委確認的配套煤礦后,香港益業和中化工程集團承諾的165億元巨額投資甲醇項目卻因資金問題停建。六年過去了,《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偌大的工地僅僅打了一個400米深的主井和斜井,以及一個未完工就停建的辦公樓,工地長滿荒草。榆林市發改委一位官員亦向記者証實,“中化益業煤化工項目自2007年后,就處於停建狀態。”

  而陝西省發改委的文件顯示:中化益業投資240萬噸甲醇制烯項目規劃在榆橫煤化工業區建設,配套建設波羅井田。2006年7月,我委以陝發改能源【2006】677號文對中化益業投資240萬噸甲醇M T O一期60萬噸甲醇項目進行備案確認,該項目已於2007年6月5日在榆橫煤化學工業區舉行開工儀式,計劃2009年8月建成試運轉。

  探礦權尚存爭議煤礦卻神速獲批多個手續

  陝西省發改委給香港益業配套的波羅煤礦探礦權,實質上從2006年至今一直處在司法爭議階段,目前依然處在最高院的審理階段。頗為詭異的是,盡管該煤礦的歸屬未定,卻在短短一年之內“神速”獲批。

  記者了解到,2003年8月25日,凱奇萊公司與西勘院簽訂《合作勘查合同書》,雙方決定共同出資,對波羅-紅石橋勘查區煤炭資源聯合進行詳查及精查。根據上述協議,所產生的利益由凱奇萊公司與西勘院以8:2比例分享。協議簽署后,該勘查區獲得重大發現,其塊下儲藏著約15億噸優質動力煤。

  在香港益業與中化工程集團承諾投資240萬噸甲醇M T O項目后,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西勘院決定終止與凱奇萊公司的勘查合同。為此,凱奇萊公司將情況反映給陝西省政府。在陝西省政府部門協調下,雙方同意繼續履行合同。與此同時,陝西省國土資源廳也介入協調。2005年11月8日,陝西省國土資源廳下發文件(陝國土資辦發【2005】65號)稱:“雙方同意繼續以2003年8月25日簽訂的合作勘查合同進行合作勘查。並同意勘查工作結束后,將探礦權轉入雙方合資成立的新公司或轉入凱奇萊公司,進行后期開發。”

  但在2006年4月12日,西勘院“一女二嫁”,又與香港益業簽訂波羅-紅石橋勘查區的《合作勘查合同書》,合同約定,所取得的勘查成果和由此所產生的探礦權增值全部為香港益業所有。

  2006年5月,凱奇萊公司將西勘院起訴至陝西省高院。10月19日,陝西高院一審判決,凱奇萊公司與西勘院於2003年8月25日的合作勘查合同有效,雙方繼續履行。凱奇萊公司勝訴。陝西省高院認為,凱奇萊公司與西勘院“雙方所簽訂的2003年8月25日合作勘查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合同有效。”

  西勘院不服判決,於2006年11月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將此案發回陝西省高院重審。2011年3月30日,陝西省高院判決凱奇萊公司敗訴。隨后凱奇萊公司又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本案正處於審理階段,尚未判決。

  盡管該探礦權依然處在司法爭議階段,歸屬未定,但波羅煤礦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神速”獲批多個手續。一位長期從事煤礦行業的業內人士對記者稱,波羅煤礦的獲批速度創造了煤礦審批的奇跡,正常情況下一個500萬噸/年的特大型煤礦審批至少需要5年,波羅煤礦竟然僅僅花了半年多時間﹔更何況該煤礦探礦權尚存爭議,歸屬未定,按規定是不能被審批的,簡直“不可思議”。

  2006年11月1日,中化益業能源取得陝西省水利廳《關於中化益業能源有限公司陝北榆橫240萬噸甲醇和80萬噸M T O項目一期工程60萬噸甲醇及配套項目取水申請的批復》(陝水資【2006】4號)﹔2006年12月29日,中化益業能源取得陝西省環保局《關於中化益業能源有限公司波羅礦井5.0M t/a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執行標准的批復》(陝環批復【2006】462號)﹔2007年2月2日,中化益業能源取得陝西省文物局《關於對榆橫礦區波羅井田范圍內明長城保護措施的批復》(陝文物函【2007】17號)﹔2007年3月8日,中化益業能源取得國土資源部《關於陝西中化益業能源有限公司榆橫礦區波羅礦井建設項目建設用地預審意見復函》(國土資預審字【2007】57號)﹔2007年4月10日,中化益業能源取得國家環保局《關於陝西中化益業能源有限公司榆橫礦區波羅礦井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環審【2007】143號)﹔2007年5月15日,中化益業能源取得水利部《關於陝西中化益業能源有限公司榆橫礦區波羅礦井建設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復函》(水保函【2007】137號)﹔2007年,中化益業能源取得國家安監局的A PPA -0707波羅礦井安全評價備案。

  中化工程集團零收益退出

  在煤礦獲批后,本應獲得巨大收益的中化工程集團卻選擇以零收益退出,將巨大收益拱手讓給香港益業及其關聯企業。

  2006年4月12日,在香港益業與西勘院簽訂的《地質項目合作勘查合同書》中,中化工程集團全權委托香港益業簽訂合同,在合同中約定勘查收益全部歸香港益業所有。

  在中化益業投資公司運作中,中化工程集團僅僅是名義股東。2006年6月15日西安長興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驗資報告》(長會字【2006】169號)顯示,中化工程集團認繳中化益業能源投資有限公司2000萬元,佔公司股份10%,實際出資0元。

  中化益業投資的公司章程規定,中化工程集團持有的中化益業投資股權隻能轉給陝西益業或陝西益業指定的第三方,而陝西益業持有的該公司股權則可以自由轉讓。

  記者還了解到,在中化益業能源中,股東中化工程集團認繳出資7800萬元,持股26%,其實際出資為0元。

  2008年7月25日,中化工程集團將持有的中化益業投資10%的股權以0元的價格轉讓給太興置業﹔2008年3月,中化工程集團將持有的中化益業能源的股權以0元的價格轉讓給陝西益業,徹底退出240萬噸甲醇項目和煤礦項目。至此,擁有央企背景的中化益業能源和中化益業投資變身為由劉娟實際控制的家族企業。

  《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次聯系中化工程集團,一開始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對此不清楚。中化工程集團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央企,公司運作規范,不存在問題。

  延長石油買單假評估行騙省國資委

  在中化工程集團退出后,香港益業及其關聯方將煤礦和甲醇項目高溢價賣給陝西省屬國有企業延長石油。為獲得監管部門的審批,甚至偽造評估報告。

  2008年11月14日,延長石油與陝西益業簽署《協議書》(中化益業投資),約定陝西益業向延長石油轉讓目標公司“中化益業投資51%股權”。協議第五條約定:延長石油認可目標公司“中化益業投資”總體評估作價2.69億元人民幣。

  延長石油作為國有企業未對目標公司委托評估,就決定目標公司總體評估價為2.69億元人民幣,明顯違反規定。事實上,2008年6月3日陝西運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對中化益業投資審計結果為淨資產1.4億元。由此算來,中化益業投資虛增1.29億淨資產。

  延長石油與陝西益業在約定收購價格后,對被收購企業進行評估。2009年4月,陝西益業委托陝西正德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德信評估公司)評估。2009年5月8日正德信評估公司出具陝正德信評報字[2009]080號,認定中化益業投資評估淨資產為2.8483億元人民幣。該評估報告將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一宗668000平方米土地估值81526060元人民幣,將另一宗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697500平方米土地估值85126387元人民幣。正德信評估公司關於土地的估值明顯違法,不過正德信評估公司在評估報告中載明評估目的“為委托方了解其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發表專業意見”,也就是說內部使用,並不適合股權轉讓使用。

  2008年11月14日,延長石油與陝西益業簽署《協議書》(中化益業能源),約定延長石油與陝西益業合作1000萬噸波羅煤礦項目,陝西益業向延長石油轉讓目標公司“中化益業能源51%股權”。協議第五條約定,延長石油認可“中化益業能源”總體評估作價2.21億元人民幣。

  陝西益業與延長石油通過簽署協議,同樣也事先確定另一被收購企業即目標公司“中化益業能源”總體評估作價2.21億元,然后再委托評估公司評估。

  2009年4月,陝西益業以“為委托方了解其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發表專業意見”為名委托正德信評估公司評估。2009年5月8日正德信評估公司出具陝正德信評報字[2009]081號報告,評估認定目標公司中化益業能源淨資產為2.6375億元人民幣。該評估報告將目標公司未實際取得的波羅煤礦探礦權估值13055.67萬元人民幣,虛增目標公司淨資產1億多元。

  正德信評估公司做出的這兩份“為委托方了解其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發表專業意見”的評估報告(評估基准日為2008年12月31日),被延長石油用作2010年4月28日向陝西省國資委報送的《關於受讓陝西中化益業能源有限公司51%股權和陝西中化益業能源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的請示》並獲得審批。

  2010年6月4日,陝西省國資委以“正德信評估公司評估報告超過時效”為由,否決了評估報告和延長石油股權收購方案。

  在收購方案因評估報告過期被否后,延長石油再次向陝西省國資委報送了評估基准日為2009年12月31日的中化益業投資評估報告(陝正德信評報字(2010)070號)、中化益業能源評估報告(陝正德信評報字(2010)071號)。

  “省國資委在審查中發現,陝正德信評報字(2010)070號中化益業投資評估報告和陝正德信評報字(2010)071號中化益業能源評估報告竟然是兩份偽造的評估報告。”陝西省國資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

  隨后,陝西省國資委紀檢監察室介入調查,正德信評估公司在向陝西省國資委出具的說明中稱:從未出具上述兩份報告,上述兩份報告的印鑒均為偽造。

  2011年4月,陝西省國資委批復了延長石油與陝西益業的合作。隨后,延長石油決定以評估基准日為2008年12月31日的評估報告進行股權交易。

  記者獲取的資料顯示,2012年8月31日,中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陝西同盛分公司對目標公司進行獨立評估,評估結論為:1、中化益業投資淨資產評估值11088.28萬元人民幣﹔2、中化益業能源淨資產評估值9298.96萬元人民幣。兩目標公司淨資產總值為2.0386億元人民幣。

  而正德信評估公司將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兩宗土地和未取得探礦權的煤礦評估作價,總價值達5億多元人民幣。

  兩組數據對比說明,延長石油與陝西益業事先確定收購價格、事后委托評估導致目標公司虛增淨資產3億多元人民幣。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譚秋桂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陝西益業與延長石油的交易先約定收購價格再評估,這明顯屬於串通評估收購行為,屬於違規,如此明目張膽地虛增被收購企業三億多資產,是典型的國有資產流失,實屬駭人聽聞,此案存在職務犯罪行為。

  “延長石油花數億元到底買了些什麼?延長石油購買的就是一個未建成的辦公樓和兩個幾百米深的煤井,這些資產總價值不到2000萬元,並且還沒付款,是后來延長石油支付的工程款。中化益業能源與中化益業投資兩家公司盡管有數億元的注冊資金,被評估為總資產高達5億多元,卻無力支付2000萬元的甲醇項目和煤礦建設項目工 程 款 , 甚 至 把 第 三 方 的 投 標 保 証 金 都 挪 作 他用。在獲得省國資委批復后,延長石油向這兩家公司墊付資金約8000萬元(其中包括工程建設費用2000多萬元,勘查設計費800萬元,土地款1000多萬元,辦公管理費1000多萬元,給中化益業能源借款650萬元等)。然而六年過去了,香港益業及其關聯企業在這個總投資165億元的項目上實際出資隻有區區幾百萬元,是一起典型的以虛假大項目套取煤炭資源,然后高溢價賣給國有企 業 的 事 件 , 是 一 起 典 型 的 國 有 資 產 流 失 案件。”陝西省國資委一位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作上述表示。

  這位人士稱,陝西益業和陝西延長石油企圖憑兩份偽造的評估報告強行闖關陝西省國資委,為騙取國有資產,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中化益業能源與中化益業投資兩家公司到底有多少資產,需要獨立客觀評估,目前來看就是兩個空殼,注冊資金都是虛假的。

  上述人士還向記者透露,此事件被舉報至陝西省有關部門,陝西省紀委已介入調查。

  陝西省委辦公廳一位干部也向記者証實:調查還在進行中,目前尚未結束。

  陝西省紀委值班室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稱:該案件由省紀委監察一室負責,具體情況需要向監察一室了解。陝西省紀委監察一室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省委領導批示后,正在按領導的批示由專人負責調查,目前尚在調查過程中。

  延長石油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此不作評論,所有問題以省紀委的調查結論為准。

  6月初,記者致電陝西益業公司法人代表劉娟,一位自稱是劉娟的女士對記者表示:對此事不接受記者採訪。6月20日,劉娟的一位王姓秘書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上次接電話的不是劉娟本人﹔劉總有時候在內地,有時候在境外,不方便接受記者採訪。

分享到:
(責編:王澤、段欣毅)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