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三年跨越綠色崛起--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產業補“短板” 生態謀“加分”

北海三年跨越綠色崛起

2013年06月13日03: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北海6月12日電 (記者王明浩、龐革平、謝振華)產業“補好課”,生態“不丟分”。三年跨越趕超,北海綠色崛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地區生產總值4年翻了一番多!在經濟迎頭趕上的同時,北海碧海藍天依舊,去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100%,贏得“氧吧城市”的美名。

  北海地處北部灣畔,曾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然而,潮起潮落,產業發展始終是北海的“短板”。2010年初,市裡作出“三年跨越發展工程”戰略部署,明確將石化產業作為突破口,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加快推進臨港產業項目。

  謀定后動。北海三年闊步追趕,產業“補課”交出喜人答卷:電子信息產業產值4年增長5.6倍,去年達500億元。“北部灣硅谷夢”漸行漸近﹔中石化北海煉化項目的投產,圓了北海人多年的“大石化夢”﹔在其不遠處,誠德新材料項目取得突破,產量躍入國內前八。

  在三大產業拉動下,三年跨越“收官”的2012年,北海GDP突破600億元,財政收入比2008年翻兩番、超過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對發展,北海“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最難能可貴的是,作為“經濟后進生”,北海始終保持對生態環境的堅守。市委書記王小東直言:“發展搞不上去,無法交代﹔把環境破壞了,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在跨越追趕過程中,北海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絕不“撿到籃裡就是菜”。對工業項目,堅決抬高門檻,擋住高污染、高能耗項目﹔業內是否認可、資金是否充裕、環保是否到位,成為招商引資的“硬杠杠”。

  排污池裡竟能養金魚。這是記者在中石化北海煉化項目廠區看到的場景。生產技術部科長陳彧介紹,公司對污水排放實行24小時在線監測,污水處理后90%以上回收循環使用,排放的處理污水達到一類水質。3年來,該項目環保投入達5.6億元,接近生產裝置區投資的10%。市長周家斌說,北海向“三高”亮劍,嚴格劃定禁用燃煤和重油的禁燃區,在全區率先實現污染源在線監控。3年來,北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大氣環境、水環境、主要污染物減排等主要“綠色”指標領先廣西。

  北海對灘涂進行治理,壓縮了2萬余畝蝦塘,生活污水實施截流、養殖污水實現斷流,並定期種植具有淨化水質作用的紅樹林,如今,全市擁有紅樹林4500多公頃,比10年前增加33%。

  經濟與環保齊抓,發展與生態共贏。如今,生態已成北海最具競爭力、最有吸引力的一張名片,全市空氣質量持續名列全國前茅,“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紛至沓來。

分享到:
(責編:崔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