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系》專訪台灣“一國兩制”研究協會理事長--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兩岸關系》專訪台灣“一國兩制”研究協會理事長

2013年06月09日17:17    來源:中國台灣網    手機看新聞

台灣“一國兩制”研究協會理事長蔡武璋先生。(《兩岸關系》雜志圖)

  原標題:為了歷史的使命——訪台灣“一國兩制”研究協會理事長蔡武璋博士

  《兩岸關系》雜志2013年第6期刊登了 《為了歷史的使命——訪台灣“一國兩制”研究協會理事長蔡武璋博士》一文,全文如下:

  近日,蔡武璋先生在井岡山考察。蔡先生是台灣“一國兩制”研究會的發起人,我早有耳聞,於是提出了前往採訪的請求,很快得到了應允。在江西南昌滕王閣附近的凱萊大飯店,我與蔡理事長一行會合,彼此顧不得旅途勞頓,幾句寒暄后便直奔主題。

  蔡理事長向我介紹說:“這次協會一行20人到江西,有兩個主要內容:一是訪問井岡山,那是一個大家向往而又感到神秘的地方﹔二是考察吉水地區,開展交流活動。我們所到之處,都受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熱烈歡迎……”

  蔡武璋先生是台灣嘉義人,畢業於嘉義大學並獲得了農業博士學位。今年雖然年屆七旬,但神採奕奕,思路敏捷,話鋒剛健,看上去年輕許多。我一提及協會,蔡先生就感慨無限,打開了話匣。

  “一國兩制”——心靈之呼喚

  “我們‘一國兩制’研究協會是2009年11月14日經台灣主管部門批准成立的。我和其他30多位來自台灣七個縣市的志同道合者是協會的核心發起人。經過4年的發展,協會現在已經擁有2000多名會員,總部在台北,在高雄、台中、宜蘭設有辦事處。”

  回顧成立協會的初衷,蔡先生侃侃而談:“協會定名‘一國兩制’,是順應時代的潮流,是為了完成歷史賦予我們中華兒女的使命。我和大陸的接觸是20年前開始的。說句實在話,我對大陸的看法,有一個轉變的過程。當初到大陸,感覺是比較落后的。由於兩岸長期隔絕,在台灣民眾中總有負面的聲音。這裡面有的是誤會,也有大陸亟待改進的地方。大陸改革開放之后,迅速崛起,速度令人驚訝,使我看到了我們中國人的希望,也看到了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曙光。大陸在進步,台灣怎麼辦?還要把兄弟?於牆和背井離鄉、妻離子散這種人間悲劇繼續演下去嗎?俗話說,順潮者昌,逆潮者亡。我認為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是中國走向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勢所趨。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后,我認識到‘一國兩制’是社會制度變革與發展過程中的創舉,也是在不同制度下生活的民眾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良方,所以,以自己的力量來推動海峽兩岸實現‘一國兩制’,成為我心靈之呼喚。”

  “一國兩制”,是兩岸關系中敏感的政治話題。一個以此命名的社會團體,無疑是對此表示擁戴和肯定。但是,蔡理事長也坦承:“協會成立以來,經受了許多抨擊與挑戰。台灣是一個政治多元化的社會,一些持不同政見者,多次當面對我質疑,認為台灣不可能實行“一國兩制”,即使強行實行也是對台灣有害。每當這種場合,我都會據理力爭,給以有力的反駁。”

  “一國兩制”:民眾之福祉

  “一國兩制”對台灣到底是利還是弊?蔡武璋先生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站在2300萬台灣同胞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黨派、當權者、小團體和既得利益者的立場上。1982年1月11日,大陸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把解決台灣問題的九條方針概括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楊力宇教授時,又發表了關於大陸與台灣和平統一的六條設想。這些主張,應該說充分考慮到了台灣民眾的政治前途、生活習慣和切身利益。

  蔡先生感嘆道:“兩岸和則百姓福。這一點,廣大台灣民眾包括政治人物,都心知肚明。那些鼓動‘台獨’的政治勢力,其實包藏禍心。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嘴上喊著為民謀福,實際是置台灣前途和百姓安危於不顧。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一百年前甲午戰爭時期任人宰割的中國了。台灣、大陸原本同屬一個中國,你要獨立,要搞分裂,勢必引起戰爭。兩岸之間發生戰事,最大的受害者無疑就是千萬無辜民眾。台灣有些人寄希望於美國,似乎抱住了這條大腿台灣就安全了。最近發生的菲律賓槍殺台灣漁民事件,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警示,關鍵時刻,美國人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根本不顧是非曲直,這次他幫的是菲律賓,壓的是台灣,可見美國人是靠不住的。縱觀近代歷史,美國人奉行的隻有四個字:美國利益。哪一天台灣在美國的利用天平上砝碼輕了,被拋棄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交談中,蔡先生多次提及為民造福。他認為,謀福祉不是當權者挂在嘴上的一句口號,而要付諸於實際行動。自從1987年11月台灣開放老兵探親以來,兩岸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事實証明,這種交流促進了和平發展,促進了經濟繁榮,為民眾帶來了實實惠惠的福祉。事實上,目前的兩岸交流,就是“一國兩制”的先行實踐。很難想像,如果倒退到從前,沒有“三通”,兩岸不簽訂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大陸民眾不能赴台旅游,台灣會是一種什麼境況?

  蔡先生再三強調:“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如果兵戎相見,骨肉相殘,那對兩岸同胞都是極其不幸的。通過政治談判,以‘一國兩制’的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才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願。”

  “一國兩制”:歷史之使命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實現這個共同的心願,完成這個歷史的使命,需要喚起更多的民眾。這就是蔡先生發起和創辦協會的目的。協會開展哪些主要活動?蔡先生告訴我:“根據章程,協會圍繞‘一國兩制’的相關議題,定期舉辦研討、座談和公聽會﹔綜合整理各界及民眾對於‘一國兩制’的意見和建議,提供給會員和各部會,作為政策制定之參考﹔適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建立‘一國兩制’的意見反映管道﹔促進兩岸各界及民間廣泛開展交流活動。”

  2012年3月,台灣“一國兩制”研究協會在台北舉行了二屆一次會員大會,海內外八百多名會員出席,蔡武璋先生連任理事長。對於協會發展,蔡先生介紹說:“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大會。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和監事會負責日常工作。第一屆的理監事是20名。協會成立后,多次圍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及經貿、文化、農業等議題,舉辦專題研討。協會還經常組團訪問大陸和香港、澳門,交流對“一國兩制”大政方針的意見及看法,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由於會員人數迅速增長,活動規模不斷擴大,為了適應工作需要,第二屆理事增加到35名,監事增加到11名,還設立了經貿、農業、文化、婦女四個組。”

  翻開協會編印的二屆二次會員手冊,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照片,使我看到了蔡理事長身體力行,為宣講”一國兩制”而呼號奔波的情景。在香港、澳門、廣州舉辦的“九二共識”20周年座談會上,他發表了《探討兩岸同屬一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九二共識”下“主權”的可能內涵》、《“一國兩制”運用於台灣的模式與路徑》等論文,受到與會者的重視。浙江溫州、福建晉江、陝西西安、雲南麗江……都留下了他率團開展交流活動的身影。

  聊到工作成效,蔡理事長認為:實現”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事要做。可以說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台灣島內許多同胞對”一國兩制”還存有疑慮,抱有戒心。協會要通過各種形式,讓更多的民眾認識到實行”一國兩制”行得通,有好處。雖然兩岸交往已有26個春秋,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民眾沒有到過大陸,他們對大陸的印象,仍停留在“當年”。光陰荏苒,隨著大陸經濟騰飛,城鄉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為了讓更多的台灣同胞了解大陸、認識大陸,協會每年都要組織好幾批參訪團訪問大陸。蔡先生說:“我們組織的訪問團既有學術界的,也有文化、體育、工商、農業界的。這次訪問江西吉水,主要是考察當地的農業生產基地。台灣的現代農業科技比較先進,我是研究農業的,通過演講向當地介紹了台灣的一些做法和經驗。我們還在有機農業、生命科學和食品加工等領域與當地談成了20個合作開發項目,簽約資金達38億人民幣。”

  不知不覺中,夜幕已漸漸降臨。臨別時,蔡先生對我說:“香港、澳門回歸以后,‘一國兩制’帶來的社會安定及經濟發展台灣同胞也有目共睹。當前,台灣政治勢力競爭激烈,惡斗內耗引發的后果是經濟蕭條,民眾對此十分失望。他們希望社會創新和變革,希望有一股新的政治勢力來幫百姓謀福。我希望自己能擔起這個重任。我也知道,從事這項事業不僅忙碌而且艱辛,但是我會努力堅持下去,直到實現和成功。因為這是為了我們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也是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兩岸關系》雜志社辦公室副主任、上海地區總代表葛鳳章)

(來源:中國台灣網)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