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度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打開異地高考大門--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中國首度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打開異地高考大門

郭久輝王瑩廖君鄭天虹

2013年06月04日15:1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6月7日和8日,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將如期舉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數千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非戶籍地參加高考。雖然在900萬人的高考大軍中,這只是一個小數字,但卻是中國教育公平的一個進步。

戶籍仍在河北邯鄲老家的趙澤華是今年遼寧552名異地高考考生之一。從上初中起就跟隨父母在沈陽上學的小趙說:“遼寧和河北語文、外語教材不一樣,回去考,肯定影響成績。趕上異地高考的第一班車,真是太好了!”

2012年8月,國務院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原則上2012年年底前出台異地高考實施方案。截至2012年最后一天,包括北京、上海、廣東在內的十多個省份相繼公布異地高考方案。

“遼寧異地高考的政策很寬鬆,基本隻有高中3年學籍這一個限定條件。”遼寧省招考辦普招處處長鄧玉波介紹。

由於考生多、高校錄取率偏低,河南省歷年來是中國高考難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今年出台“零門檻”的異地高考方案后,有49名外省戶籍考生在當地參加異地高考。一名福建籍考生家長劉女士說:“我兒子在河南參加高考並不佔便宜,但不必再兩地奔波了,這個政策好在以人為本,給人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

據粗略統計,今年中國有二十多個省份實施異地高考,報名人數達數千人,其中重慶、湖南等少數省份達千人左右,江蘇、安徽、湖北等多數省份為二三百人。

在前些年實施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異地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這次開啟異地高考大門是一次更為深入的改革。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這項改革將有可能改變中國一貫的教育資源計劃分配辦法。

政策不平衡是今年中國初次實施異地高考的現實情況。人口輸出省的門檻普遍較低,而人口輸入省份的門檻則設定得較高,最突出的是北京、上海、廣東。

一位河南籍、北京某高級中學二年級學生的家長說:“北京的異地高考方案隻放開了職業學校,等於原封沒動,完全沒有誠意。”

廣東省出台了異地高考“三步走”的方案,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並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省居住証、按國家規定在廣東省參加社會保險連續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具有廣東省高中階段3年完整學籍的,自2016年起才可以在廣東報名高考。

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省中小學平均每個年級有20萬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解決隨遷子女教育和參加升學考試等困難和壓力相當大,如果異地高考不設准入條件,每年還可能有幾十萬的隨遷子女涌入廣東,形成“高考移民”。

“異地高考雖然僅僅是一小步,但也是中國教育公平的一個進步。”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政策與法律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勞凱聲認為,這項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北上廣等地方政府對“高考移民”的擔心有一定道理。異地高考是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資源配置、人口政策、戶籍管理、社會管理、財政體制和教育體制等諸多因素,應從國家層面通盤考慮,制定相關舉措。

“盡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轉移支付制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葛新斌建議,應健全中央、省級、流入地與流出地政府之間公平合理的經費分擔機制,以減輕流入地政府過重的財政負擔,把外來工子女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納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

分享到:
(責編:李清彥(實習)、段欣毅)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