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境狀況公報:污染排放超環境承載--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北京環境狀況公報:污染排放超環境承載

2013年05月31日21:03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環境保護局31日發布《2012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稱,去年雖完成減排任務,但污染物排放增量巨大、人口資源矛盾凸顯,全年污染排放量相當於在2011年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小到中型城市的排放量,社會各方共同行動、減少污染物排放迫在眉睫。

  北京市環保局環境監測處處長劉賢姝介紹,在大氣環境方面,與2011年相比,2012年北京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5%、5.5%和4.4%,一氧化碳年平均濃度持平。

  2012年,北京市環境保護以治理PM2.5為重點,全面深化大氣和水污染物總量減排和環境安全保障等措施,去年10月1日在全國率先發布PM2.5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按照新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優化和建設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子站由原先的27個擴建為35個,發布數據站點數量為全國最多。

  “監測的污染物在原來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基礎上,新增了一氧化碳、臭氧和細顆粒物(PM2.5)等三項,並把實況數據、空氣質量指數(AQI)、空氣質量預報、健康影響與防護提示等向社會實時發布。”劉賢姝說。

  然而,目前北京市污染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每年污染減排速度都是艱難“跑贏”污染排放增量,污染物排放量雖有下降,但仍大大超過環境承載力,減排壓力巨大。統計顯示,2012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7%、達到17801億元,常住人口增加50.7萬人、達到2069.3萬人,機動車保有量約520萬輛。

  “這大致相當於全市污染物排放量在2011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小到中型城市的排放量。”劉賢姝說。近年來,北京市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和區域發展布局,淘汰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重的生產工藝和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2012年北京市第三產業比重已經高達76.4%。

  然而,近十年來,北京市常住人口每年大約增長60萬,社會生活所需能源使用及污染排放增量巨大。以PM2.5為例,目前北京市空氣中本地排放源機動車排放佔比最高,達22.2%,超過工業污染排放。

  2012年,北京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加6.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加11.8%,人口增加帶來的總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目前,北京市年人均水資源佔有量隻有100多立方米﹔100%的石油、天然氣,95%的煤炭、64%的電力、60%的成品油都要從外埠調入資源約束越來越緊,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同時受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要實現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需要在消納了污染物"增量"的基礎上再削減"存量",要實現公眾期望和達到國家環境質量要求,亟須加強行業監管,強化部門聯動,落實屬地責任,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劉賢姝說。

  (新華網)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