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透析機,一年收5病人即回本--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20萬透析機,一年收5病人即回本

2013年05月30日15:41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透析機是醫療設備成本的“大頭”。

  兩天來,本報連續關注尿毒症患者因較高的透析治療費用致貧而陷入困境。29日,記者採訪醫院、民營機構和國內透析設備廠家了解到,一台普通的進口透析設備在20萬元左右,醫院一年隻需要收治5名透析患者基本就能收回成本。

  設備更新成本也攤到患者身上

  “透析費、藥費、濾管費都不便宜,但這些都是必須的花費。”不到一個月花掉1.7萬元治療費的滕州尿毒症患者任祥穩告訴記者,為了治病,患者在治療和藥物的使用上大都聽從醫囑,但至於收費為什麼這麼貴誰也不清楚。

  濟南一家省級三甲醫院腎內科主任告訴記者,一次透析大約需要400元的治療費,160多元的器材費。為防止病人血凝,還要使用抗凝劑,價格在11元到50元之間。

  北京一家大型三甲醫院血液透析科原主任醫師姜春生向記者分析說,目前透析的費用是國家衛生部門制定的,裡面包含了人工費用、技術成本費用以及器材、耗材成本費用,透析高昂的治療費大都與這些息息相關。其中,透析機的費用是全部醫療器材成本的“大頭”。

  威海一家透析設備生產集團血液透析淨化市場部經理張先生告訴記者,一台進口的普通透析機的價格在20萬元左右,目前國內透析設備市場大多被國外公司壟斷。國內也有多家企業在做透析設備,一台價格在15萬—20萬元。“透析設備也分單泵的和雙泵的,價格有差異。不過,目前國內和國外透析設備技術都相差無幾。”

  據了解,一台透析機的使用壽命在10—15年,大型醫院由於透析機技術更新、使用頻率高等原因,平均五六年就會淘汰。張經理坦言,這些設備的更新費用也都會平攤到透析患者身上。

  民辦透析中心價格便宜一半

  許多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每周需要透析兩三次。假如以每次400元、每周2次計算,一年的費用就要花費近4萬元,而一台進口透析機是20萬元,醫院隻需要接收5名患者透析,一年便可以基本收回成本。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設立透析室的三級醫院至少要配備10台透析機,濟南、青島一些大型醫院的透析機在30台以上。不過,這些醫院並不需要擔心收不回成本,據國家衛計委統計,我國成年慢性腎臟病患者目前有1.2億,其中尿毒症患者就有200萬。記者採訪濟南一家省級醫院了解到,該院有40台透析機,維持著120名透析患者每周輪流進行透析。

  此前,為了規避高昂的治療費,北京“自助血透第一人”胡頌文在家透析13年,一次透析所需要的成本僅200多元。而據媒體公開報道,醫院每次透析的利潤率超100%。

  記者了解到,在山東威海市有一家民辦血透機構——威海威高血液淨化中心。曾為公立醫院透析科主任醫師的姜春生,如今在這家淨化中心工作。他告訴記者,中心單次透析費用是280元,比公立醫院透析費用節省了一半。加上當地新農合的報銷費用,患者幾乎不需要承擔什麼費用。

  姜春生坦言,公立醫院一次四五百元的透析費用,確實與器材、耗材的成本關聯度大。由於國外透析器械和藥物價格昂貴,使用國內設備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療成本。“我們採購器材和藥品都是從公司直接拿貨,沒有中間環節,這樣就降低了成本。”

  民營資本難進市場和醫院競爭

  姜春生坦言,類似他們中心280元的透析價格,一旦進入醫院環節,隨著醫療設備、器材成本和一定利潤的疊加,透析價格自然會提高。

  但這只是透析成本漸增的因素之一。

  張經理對記者坦言,國內透析設備雖然在技術、標准上與進口透析設備相差無幾,但國內一些大型醫院傾向於採購國外的透析機。在一些醫院的採購要求當中,大都是歐洲標准、美國標准,讓國產設備商望而卻步。

  濟南一家省級三甲醫院腎內科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在給患者用藥環節同樣存在價格高低之分。“做透析的患者每次用的抗凝劑、濾管這些醫療器材,都有進口和國產之分,價格也存在差異,在使用比例上,每家醫院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她介紹說,醫院不僅需要考慮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也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在我們醫院各科室裡面,腎內科的效益還是比較低的。”

  姜春生則表示,實際上,目前國內透析醫療市場大都是公立醫療機構壟斷,民營企業很難進入醫療市場參與競爭,而有透析治療業務的民營機構能納入醫保報銷范疇的更是寥寥無幾。這為高價腎透析治療提供了市場空間,使得患者無法選擇價格更低的透析治療。(記者 張榕博)

(來源:齊魯晚報)

分享到: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