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使解讀習近平訪特多:加勒比開展合作的“立足點”--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前大使解讀習近平訪特多:加勒比開展合作的“立足點”

2013年05月30日09:23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中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前大使楊優明(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5月30日電 應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總統卡莫納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31日開始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進行國事訪問。為此,人民網採訪了中國駐特多前大使楊優明。

“這是我們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也是我們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加勒比國家,尤其是英語加勒比國家。”楊優明告訴記者,“目前16個加勒比國家中13個是英語加勒比,而特多是經濟最發達的。特多可以也正在作為中國在加勒比地區開展合作的一個‘立足點’。習主席訪問特多后,各類合作將越來越緊密。”

這幾年,中特高層交往日益頻繁。此前,特多前總統於2010年訪問中國,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增強﹔201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特多參加第三屆中加經貿合作論壇﹔2012年特多參眾議長應吳邦國委員長邀請訪華,當年還有五位部長到中國訪問。

“特多是發展中國家,又有較少爭議,還是一個英語國家,在教育接受上沒有障礙,也有不少技術人員在國際組織中發揮作用﹔而在地區事務當中,由於其經濟實力較強,一些大型活動也隻有它有財力能夠支撐,因而在地區事務和在地區一體化(加工體)的競爭中都發揮著特殊作用。”楊優明這樣理解特多在國際政治、經濟上的特殊地位。

他分析說,2009年金融危機對以旅游業為主的加勒比地區帶來巨大沖擊,而特多依托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但“負面影響還是有的”,“因為它有兩個島,一個是特立尼達,大約是四千九百平方公裡,以石油、天然氣為主﹔一個是多巴哥,隻有三百多平方公裡,以旅游業為主,所以受到影響較大。”

而目前特多正處於一個發展時期,雙邊合作空間很大。楊優明介紹說:“中多之間的合作已有很多,包括中石化在石油天然氣方面的合作、華為在通訊領域的合作,中鐵建、上海建工、北京建工等建筑公司以及一些如東方雨虹、宇通、金龍等民營公司也都與特多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項目。”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2年中特雙邊貿易額為4.4958億美元。“而2011年由於我國進口天然氣較多,因而貿易額達到6億元。”楊優明說,“但經貿數字並不能反映全貌。由於特多國家小,市場相對較小,直接訂我國的集裝箱,有些公司往往承受不了,多數是從第三方轉運,所以實際數字要超過這個數。”

此外,特多以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和非洲土著宗教等為主體的、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傳統也為中特雙邊交往提供了良好基礎。“特多對中國很友好,希望與中國發展更緊密的關系,他們把華人文化作為他們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他們隻要說多元文化就會說中國文化。”楊優明說。

據他描述,207年前就有中國人來到特多,並逐漸融入其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現任西班牙港市長就有部分華人血統。”楊優明說,“現在的文化、音樂、服裝設計等諸多領域的領頭人物也有華人。”

目前我國在特多已開展漢語教學工作,習主席此次訪特后,更為全面、深入的文化交流將持續展開,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楊優明感慨地說:“特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我們以前往往沒有發覺。你說它很小,其實沒那麼小,你說它窮,也不是那麼回事。在特多的工作的日子裡,我也收獲了很多新知。”

(實習生 王呈)

分享到:
(責編:段欣毅、肖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